【一周重點】國安基金功成身退 軍工、AI、電力概念股輪漲 指數再向萬六扣關

【一周重點】04/10~04/14 本周台股重點回顧

moneybar專家評析

美股部分,美銀的數據指出消費和服務性都在下滑中,FED會議記錄也出現了衰退的字眼,預計2023年底將陷入溫和衰退;CPI和PPI都出現繼續放緩的情況,勞動力市場緊俏狀況也正在緩解,這類情況對於下半年的情況,充滿不確定性;Amazon推出自己的Titan大模型,加入了雲端巨頭們AI競賽,對於相關的供應體系有拉動效果,激勵相關的股價表現。

台股部分,國安基金放手不再進行護盤,大立光提到中階手機狀況不錯,剛好第一季小米、OPPO、VIVO都有新機加些單子,但整體還是在做庫存調整,有些廠商營收突然跳起來也是因為有急單,但延續性差,下個月就不一定看的到。市場題材聚焦在能源類,像是華城等有充電相關的,就十分熱門;AI伺服器部分持續在市場上仍有一定地位,組裝、散熱這類都有人喜歡,題材類型就是見好就收。記憶體這類從谷底準備往上的個股,在這個月陸續會有記憶體相關的法說下,均會往比較好的方向走,直到三星月底法說公布他們減產的幅度。

本周重點新聞

  • 國安基金功成身退,此次進場總計護盤長達275天,投入545億元,期間台股上漲超過13%,周五正式退場,持股將會在退場後小心出脫,避免影響市場。

  •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3月營收1454.08億元,月減10.9%、年減15.4%,創17個月低點,第1季營收5086億元,季減逾18%、年增3.17%,低於財測低標。近期市場傳言台積電將放慢擴廠腳步,是否半導體產業景氣有變及對未來展望看法是下周法說會的關注焦點。

  • 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周四法說公布第1季財報成績黯淡,毛利率僅49.39%不到50%,稅後純益32.89億元、EPS 24.64元創8年來低點,並保守看待第2季手機景氣,中低階手機略回溫,高階需求仍低迷,預告4、5月拉貨動能不佳,6月則仍不明朗。隔天股價重挫逾4%,跌破半年線支撐。

  • 金控獲利出爐,富邦金、中信金首季EPS各為1.12元、0.66元,分居第一及第三名;兆豐金、第一金受惠升息獲利較去年成長,首季EPS各為0.77元及0.5元;受壽險、產險拖累的國泰金首季僅賺0.46元,居第五。14家金控只有新光金虧損。

  • 中共軍演、美國軍火商訪台,軍工概念股熱潮不退。漢翔取得美商GE 10年、350億元長單,連日大漲,本周股價上漲逾27%;無人機廠商雷虎周五解除處置後,股價漲停,突破70元創新高。千附精密、寶一、長榮航太等也紛創新高價。

  • 4月電費調漲,電力供應概念股中興電、華城、士電挾3月營收佳的業績題材,股價連日大漲,紛創新高,尤其華城有子公司取得車廠充電設備題材,本周漲幅逾20%。

  • 財政部公布台灣3月出口352億美元,雖月增13.4%,但年減19.07%,連續七個月衰退,且對五大市場出口同步下滑,累計第一季出口977.5億美元,年減19.2%,預料上半年出口仍面臨不小壓力。

  • 眾多股東關注的中鋼股東會紀念品終於揭曉,今年的股東會紀念品是「傘Q」、兼具防潑水及抗UV功能的三折傘,零股也能領。

本周強弱勢類股

  • 本周以觀光指數上漲5.97%最多,雄獅(2731)上漲逾20%,其次為電機指數上漲4.81%;跌幅以半導體指數下跌2%最多,日月光(3711)跌逾4%。

本周重要數據

  • 加權指數本周上漲0.59%,收15929.43點;櫃買指數上漲1.55%,收216.33點。

  • 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91.1億元,外資買超203.36元,投信賣超19.3億元,自營商買超7.05億元。

  • 04/14外資台指期未平倉口數為14183口,04/07為9911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