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下半年見高點?還是該逃命?三大名師這麼看

上半年將進入尾聲,統計2023年至6月29日止,台股大漲2,805點,從14,100點附近一路拉抬至逼近萬七,上半年漲幅集中在5、6月,最高一度突破17,300點,主要是受惠NVIDIA帶起的AI浪潮,激勵科技股回神大漲。

針對下半年台股投資展望,《Yahoo奇摩財經》採訪統整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以及兆豐投顧等4大本土投顧之預期,台股將維持高檔震盪,最高有望挑戰去年高點18,600點;看好題材方面,電子股聚焦在AI、電動車概念,非電族群則普遍看好疫後復甦股觀光、航空等族群。

統一投顧:高點挑戰18,600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看好台股有機會挑戰去年高點18,600點。他說明,因下半年是電子產業旺季,庫存調整進入尾聲,另如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復甦,中國大陸總理日前也表示中國大陸全年GDP維持5%成長不是問題,中國大陸的消費需求回籠,對全球景氣都是一大激勵。

黎方國表示,雖然今年以來台股已經漲了一段,但預期接下來會「季季好」,現在就會是相對低點,今年指數高點來看,未來漲幅還是很可觀。

下半年投資主軸,黎方國建議聚焦在新運用、新需求,AI、電動車、儲能等題材,都是比較積極、攻擊型投資人可以留意的標的;較保守穩健的投資人可以留意金融股,因為第三季有大量的現金股利入帳,對金融股有加持作用,比較穩健保守型的可以布局金融股。

4大投顧預期台股將維持高檔震盪,最高有望挑戰去年高點18,600點。資料照片:中央社
4大投顧預期台股將維持高檔震盪,最高有望挑戰去年高點18,600點。資料照片:中央社

群益投顧:第四季挑戰18,500點之上

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預期,第三季因除息效應加上半年漲多,台股股價指數會有下修可能,但第四季隨著美國再降息可能性更濃厚,加上中國大陸寬鬆政策發酵、俄烏戰爭轉機有望緩解物價通膨,預期台股高點將出現在選前、第四季的時候,高點有望挑戰18500點之上。

廣告

關注產業部分,蔡明彥指出,受惠於AI發展帶動商機,上游的晶圓代工、封測代工,中間的零組件、PCB等,一直到下游的主機板、加速卡以及伺服器等領域都有望受惠。

消費性電子與智慧手機部分,折疊式智慧手機有望帶動台灣軸承業者商機浮現;筆電市場明年也會進入換機潮,開始步入成長態勢。

此外,2H23蘋果新iPhone 15將推出劃時代的潛望式望遠鏡頭,此一新技術推出可望帶動未來所有高階手機成為標準配備。另外人口老化、勞動力持續不足,促成生產線智能自動化需求攀升;淨零碳排趨勢也帶動電動車加速普及,預期2H23也將逐季恢復成長趨勢。

非電產業部分,建議投資聚焦『新政策 新動能 新主流』,聚焦碳交易、觀光航空、生技與金融等四大產業。

群益投顧:台股下半年挑戰18500之上 看好個股曝光

華南投顧:16,000-18,000點大箱型區間震盪

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預期,下半年台股將在萬七上下千點的箱型區間震盪,也就是16,000-18,000之間。他表示,今年無論如何是多頭輪漲格局,「只是漲多少的問題」,除非無預期地出現其他下檔性風險,否則台股都有機會在這高檔區間震盪,因此當跌至接近萬六時,建議投資人可以「多買一些」。

至於攻破萬八的條件,儲祥生認為需要美股持續走多、外資繼續加碼才有機會,但他也坦言「不太容易」。

儲祥生表示,下半年第一可以注意的是蘋果新iPhone要出貨,蘋果概念股是第一可以留意的題材;另外,可以留意低基期股票,如塑化、鋼鐵、散裝這些族群,但並不是推薦現在一定買,是提醒投資人它們上半年「都很慘」,可以關注這些類股下半年基本面是否好轉,一旦基本面有反應,都可以再留意。

兆豐投顧:下檔16,400點有撐,高點挑戰17,700

兆豐投顧預期,台股在2023年下半年將呈現盤堅或高檔箱整的走勢。指數第三季在進入萬七之後將有一波拉回測試,低點預期為16,400點,這是本波行情起漲的最大跳空缺口處,也是象徵整體行情維持在萬六之上的第一道重要關卡。

至於下半年指數高點,兆豐投顧預期為17,700點,預期會落在第四季,見高要因包含外資未明顯退潮、美股未扭轉為空頭走勢,加上明年1月將遇大選,是第四季重啟漲勢的重要指標。

下半年靠選舉行情撐盤 兆豐國際投顧:選前大跌不易 台股將盤堅或高檔箱整

傳產方面,兆豐投顧表示,主軸聚焦在受惠內需暢旺的相關產業,如航空、觀光與汽車。另外,受惠疫後全球邊境解封,低迷已久的商用客機迎來一波強勁的需求,航太相關零件供應商訂單能見度大幅增加。

電子產業部分,AI需求隨Chat GPT爆紅而爆發,成為電子產業下一波景氣上升循環的關鍵動能。電子下游中,相較一般伺服器,產值成長最多包含GPU、散熱、網路傳輸、電源供應及PCB等,相關零組件廠商將為AI伺服器成長趨勢的主要受惠者。

此外,伺服器CPU新平台放量在即,AI及新平台驅動CCL(銅箔基板)、HDI板(高密度互連板)及IC載板皆有質與量的同步提升。軟體部分,雲端服務將為資訊服務業推動獲利結構改善。

電動車部分,隨全球車市需求重返成長,電動車仍為成長主軸,電動化將帶動車用半導體及導線架發展。另隨電動車持續增加,充電樁,建議關注具有出貨充電樁功率模組能力的廠商。

延伸閱讀

景氣何時擺脫藍燈?學者:悲觀一點恐要到明年首季

【Hot台股】開高走低「真的要崩盤了」?專家:月線有撐 不用恐慌

台股萬七是天險?「前外資天后」程淑芬說:心理通膨也要納考量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李瑞瑾:生於網路世代的新媒體人,曾在2家網路原生媒體就職,主攻證券、基金等領域,用最貼近生活、時事的角度看待財經資訊,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讀者學習投資理財、掌握最新金融市場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