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 蘇建榮 帶頭拚金融國際鏈結

前財政部長、台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蘇建榮,行政院派令出任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擘畫未來四大業務推動目標,即提高金融業整體競爭力、協助金融業國際化、填補學用落差、強化金融知識可親性。儘管新職為不支薪的兼職工作,迄今短短六個月時間,蘇建榮帶領金研院團隊密集進行國際連結,提升台灣金融產業的國際含量,接軌國際金融研訓機構及國際組織實質合作,把台灣名號閃亮於國際舞台。

金研院具備研究智庫與培訓選才的多重任務,服務對象擴及銀行、票券、信託、基層金融機構等從業人員,政府相關機構與學者,甚至一般工商企業、大專院校學生與社會大眾。蘇建榮在本報專訪中指出,實際上還有國外政府官員、金融從業人員及學者專家,因此國際連結議題涵蓋人才培訓、永續金融、資安、金融科技等等,每項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此次訪談時,金研院才剛辦理過亞洲銀行家協會(Asian Bankers Association,簡稱ABA)的線上課程。ABA是中信金控創辦人辜濂松所創辦,是亞洲各國銀行交換意見和商機的重要平台,涵蓋亞太地區25個經濟體,共約100個會員銀行,中國信託、臺灣銀行、合庫銀及兆豐銀行為現任理事之銀行。蘇建榮表示,金研院是準會員,明年ABA成立40周年,如果能在台灣舉辦,金研院將積極參與。

此外,1986年成立的亞太銀行學院協會(Asian-Pacific Association of Banking Institutes, APABI),台灣為創始會員,蘇建榮表示,APABI的秘書處就設在金研院,國際會員之間的聯繫非常密切,越南、蒙古的會員近周才到訪台灣,他自己6月間也親赴馬來西亞,與馬來西亞亞洲特許銀行家學院(Asian Institute of Chartered Bankers, AICB)締結合作備忘錄,開啟雙方在金融人才培育領域的全新合作,以加速台灣金融業的國際化與新南向市場拓展。

廣告

訪馬期間,金研院代表台灣以觀察員的角色,參與由全球銀行教育標準協會(Global Banking Education Standards Board, GBEStB)及AICB主辦的第24屆世界銀行學院會議(World Conference of Banking Institute, WCBI),亦拜訪了新加坡銀行金融學院(Institute of Banking and Finance, IBF)。

蘇建榮表示,IBF類似金研院,但設立在新加坡央行之下,負責制定課程標準、但不負責開課,未來有很多合作的空間,台資銀行配合新南向政策、在海外設立據點,金研院特地為台資銀行開辦人才培訓,如法遵班、洗錢防制班,直接協助金融業的海外發展。

金研院的國際鏈結行動,在金融科技/資安、高階資產管理都有所需要、並已見到成果。蘇建榮舉例,6月間金研院與美國在台協會AIT共同主辦「台美金融資安論壇」,美國財政部網路安全及關鍵基礎設施保護辦公室(OCCIP) 的專家來台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並開啟台美金融資安聯防交流平台的合作序幕。金管會金融資安資訊分享與分析中心(Financial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Analysis Center ,「F-ISAC」)」,2019年加入美國相關體系,合作分享金融資安訊息,2022年1月起也成為美國資安事件應變及安全小組論壇(FIRST)會員,並且和許多國家的金融資安單位簽訂MOU、建立合作管道,進一步擴大臺灣金融資安的國際合作。金研院也幾乎每年與金融總會前往以色列,學習最新的資安技術與規範。

高階資產管理部分,系根據金管會發布的政策而推動,負責人才培訓的金研院,即參考香港政府的銀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Banking ITAC)及新加坡銀行金融學院(IBF)對於高資產理財服務相關的人才架構,與相對應的職能範疇,配合我國金融環境及實際運作此業務的架構,發展出一套涵蓋前、中、後台的「高資 產管理服務人才架構」,共六大業務別,包含策略規劃、財富管理、產品設計與 開發、數據分析與風險管理、法遵與法務,以及後台作業。

蘇建榮並提起,政大、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規劃過程也曾找金研院、金總協助,金研院即是提供國際資源的角色,把國際的師資引進到兩個學院開課,可惜後來發展與金研院的想法有些落差,現在他是中山國金學院的監理會成員,金研院院長黃崇哲是政大國金學院的管理會成員,持續希望能夠成功把高階資產管理的相關知識,從國際市場引進台灣。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兆豐銀籌組志強-KY 2.5億美元聯貸
欣興董座:載板樂觀到2026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