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BIS:各國央行準備迎接AI衝擊 利率應由人類制定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國際清算銀行(BIS)說,各國央行急切需要提高水準,以應對人工智慧(AI)帶來的挑戰與機會。央行們應接受AI帶來的好處,但是在設定利率方面,AI技術不應該取代人類。

BIS稱,已使用AI進行多項實驗,認為這項技術很可能會改變許多活動的遊戲規則,並對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深遠影響。

BIS在周二發布的首份AI報告中說,全球金融當局意識到他們需要跟上生成式AI引發的創新浪潮,政策官員需要利用AI的巨大力量,即時監控數據,以「增強」它們預測通膨的能力。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時,聯準會和歐洲央行都未能掌握住通膨上升的強度,人們也發現了此一不足之處。

BIS資深官員Cecilia Skingsley說,新型AI模型應該可以避免重犯錯誤的風險,但是由於它們未經測試和可能產生幻覺的事實,使得AI不應該成為利率制定者。

Skingsley說:「我們願意讓人類負起(制定利率)責任」,「因此,我真的看不到未來會由AI來制定利率」。

國際清算銀行目前已有8個涉及AI的計畫。

BIS研究主管兼首席經濟顧問Hyun Song Shin表示,政策官員不應該將AI視為是「神奇的事物」,但是它確實有助於大海撈針,發現金融體系的漏洞。

AI還可能從根本上重塑勞動力市場,影響生產力和經濟成長。廣泛的採用還可能使企業更快地調整價格,以應對總體經濟變化和通膨影響。

BIS還告誡,AI可能帶來風險,比如新型網路攻擊,並可能放大現有的風險,例如羊群效應、銀行擠兌以及金融資產拋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