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外資開槍!台股太貴了 喊「減碼」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亞系外資出具最新亞股策略報告,給予台股「減碼」評等,外資指出,2024年至今,由於市場對人工智慧的樂觀情緒,台股的表現超越了其他亞洲同業;目前看到獲利前景依然健康,且人工智慧的發展可能會成為市場的結構性驅動因素,但是,過高的估值,讓外資不太安心,並保持低配。亞股中喊「加碼」大陸、印度和韓國。

外資指出,富時台灣指數在2024年至今,受到對人工智慧(AI)的樂觀情緒上漲了29%,在同期內表現優於更廣泛的富時亞洲非日本的指數19%。只要對AI這一主題的情緒持續積極,相關股票就會繼續受到投資者的關注。然而,經過強勁的反彈後,對台灣的高估值感到不安,台灣目前相比韓國顯得昂貴,本益比差異是過去十年中最寬的。因此,對台灣股票保持低配。

外資表示,考慮到台灣企業在AI供應鏈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多家公司將受益於AI驅動的增長機會,從高端晶片製造商到服務器和電子元件業務。該外外科技硬件與半導體研究主管更喜歡AI伺服主題,因為其收益上升勢動能勁。

此外,該外資預測,台股歷經2023年消費類股票經營利潤下降後,2024年將反彈,主要由於消費必需品公司的材料成本壓力減輕以及出口導向的消費性非必需品公司訂單能見度提高。

至於電動車,外資指出,目前電動車需求的擔憂仍然存在,電動車公司推遲了車型發布並下調了訂單預期。由於電動汽車元件銷售在2024年第一季度減速,由於估2024年出貨量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增加。

外資總結,台灣的每股收益展望仍然樂觀,因為AI需求上升和庫存水平正常化。共識預測2024年收益增長25%,2025年增長19%,僅次於亞洲的韓國和香港。然而,過去一年半台股強勁的反彈,使市場相對於歷史昂貴,富時台灣指數的12個月遠期本益比為19.1倍,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