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Q3有庫存壓力 題材績優股漲相佳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8月第一個交易日,電子跌、傳產金融漲,指數又落於萬五之下,PGIM保德信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廖炳坤表示,大盤多日在萬五附近震盪,隨著近期國際主要大事塵埃落定,包括聯準會如預期升息3碼、重量級科技股財報表現優於預期、國際原物料價格回跌等,具有題材、業績成長的產業在8月預期將有表現空間,且相對受到資金青睞,但仍需留意部分產業因終端需求放緩造成的庫存上升壓力。

針對8月之後的產業布局,廖炳坤認為,科技股宜聚焦半導體相關供應鏈、電子零組件類股與網通產業,以及蘋果供應鏈下半年新機推出的拉貨行情,傳產部份則特別看好紡織、製鞋、汽車工業、金融、塑膠、生技等,建議投資人科技、非電族群均衡布局,另外,看好台股企業強健基本面,若遇到市場拉回,可適時增持配置,有利於提升中長期獲利機會。

安聯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 短期來看台股卻有機會隨著美股反彈,但因台股第三季的基本面目前仍存在雜音,預期庫存調整所帶來的修正壓力,還在持續隨企業財報和展望陸續揭曉中,後續仍應留意。

蕭惠中表示,由於產業環境還存在各式因素,且都相互影響與連結。根據目前訊息來看,並無法就判定市場已開始回升,僅可先以反彈來看,故當前仍是以相對中性眼光看待後市,接下來仍需持續留意基本面的各式訊息。

回到產業基本面,蕭惠中表示,電子股部份將持續面臨包括消費下滑、庫存增加、客戶砍單、廠商稼動率下滑與殺價競爭等一連串利空測試;另一方面,由於市場也已開始關注企業明年的獲利狀況,故在操作上仍建議偏向有題材的個股來選擇。

在金融與非金電部分,蕭惠中表示,雖仍有因升息淨利差擴大與供應商中大者恆大的競爭優勢,但因總體消費力道下滑,加上通膨壓力仍大,獲利勢必受到影響,加上升息持續影響,獲利與評價面多面臨了下修壓力。電子股部份建議聚焦如IP/ASIC、龍頭晶圓代工、車用電子、伺服器及高速傳輸等;非電族群部分則可關注可持續成長、基期較低;受惠結構性產業變化且獲利持續上修中的產業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