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南科新廠啟用重拾優勢 濾能拚2024恢復成長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懸浮氣態污染物(AMC)防治專業廠濾能(6823)今(5)日應邀召開線上法說,儘管半導體市況預期要到2024年第二季後才會復甦,但隨著南科新廠啟用並逐步產生貢獻,公司預期在成本和報價上都能重拾過往優勢,希望2024年營運能恢復過往成長動能。

濾能目前實收資本額2.2億元,為半導體產業客戶提供半導體無塵室AMC解決方案,包括AMC污染量測諮詢、污染防治工具銷售與循環經濟服務。主力產品的模組化化學濾網,主要應用於無塵室風機濾網機組(FFU),以12吋先進製程廠區為大宗。

濾能指出,5~10個氣體分子沉積即可占滿5奈米線寬,相較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環繞閘極(GAA)架構對AMC微汙染更敏感。由於先進製程12吋晶圓平均售價水漲船高,良率掉1%對客戶造成的衝擊便相當大,帶動對AMC微汙染防治相關需求成長。

濾能2023年前三季合併營收3.82億元、年減達51.86%,營業虧損0.54億元,較去年同期獲利1億元轉虧,毛利率、營益率23.88%、負14.14%。歸屬母公司稅後虧損0.43億元,較去年同期獲利0.86億元顯著轉虧,每股虧損1.97元,均創同期新低。

濾能財務長暨發言人阮士原表示,前三季營運轉虧,主因景氣反轉影響客戶建廠進度及產線稼動率,且公司對價格跟進速度較慢,對訂單需求受到蠻大影響。同時,既有倉儲租約到期,須以較高租金續租,營收明顯下滑及營業成本增加,拖累整體營運轉虧。

廣告

展望後市,濾能南科新廠已於11月正式運轉,目前正進行裝機,預計明年首季開始陸續試產,逐步對營運產生貢獻。阮士原表示,首階段月產能設定為5萬片,後續會因應客戶需求調整,並規畫進行濾網再生及新事業發展相關需求。

阮士原表示,目前預期半導體產業要到明年第二、三季才會落底,客戶資本支出屆時才會復甦,目前正與客戶洽談年度訂單需求。不過,南科新廠啟用後,預期在成本和報價上都能重拾過往優勢,且對新產品有相當信心,希望2024年營運能恢復過往成長動能。

同時,濾能看準水下離岸風電設施在打樁時會產生巨大噪音,須符合規定才能施作工程,對此開發新型吸音複合材料,搶攻水下施工抗噪材料市場商機。與標準採用的氣泡幕相比,估可節省施工時間約38%,看好可望成為公司長期重要成長動能。

阮士原表示,今年中已完成海外客戶的首階段測試,成果相當良好,11月展開第二階段測試,相關數據正在分析中,預期近期將提交、12月對外發表產品技術。由於離岸風電要到明年3月才進入施工期,屆時將開始與客戶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