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道金牌斷中企IPO「美」夢
作者: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南宋連發十二道金牌,將岳飛召回臨安。在紐交所上市的中企滴滴出行也面臨類似的困境,該事件正凸顯的中國大陸對高科技管制思維的劇變。
狂下十二道金牌 刀刀見骨
中國大陸網路叫車服務平台「滴滴出行」為今年最大的上市案,於6月30日(台灣時間,以下同)在美國紐約證交所順利上市。然大陸當局卻在上市後連續對其實施嚴厲監管措施: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以下簡稱「網信辦」)先在7月2日宣佈對其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停止新用戶註冊;網信辦4日,復以滴滴出行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通知應用商店下架App;國家市場監管總局7日也控其違反《反壟斷法》,處以人民幣50萬元罰款;網信辦9日晚間又在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指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滴滴企業版」等25款App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問題,依規定通知應用商店下架,懲處範圍愈來愈大。
此外,近期並推出相關規範,也都與滴滴出行等網路科技業有關。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7月2日出台《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修訂徵求意見稿)》,新增對電商平台等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相關規定,為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等「大數據殺熟」行為,可處以上一年度銷售總額1‰以上、5‰以下的罰款。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7月6日發佈了《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特別提出加強在境外發行證券與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壓實境外上市公司資訊安全主體責任,加強跨境資訊提供機制與流程的規範管理。切實採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風險及突發情況應對,推進相關監管制度體系建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點名出行、外賣、即時配送等數位平台企業的勞工權益保障。《華爾街日報》指,大陸官方有可能介入干預。
已現寒蟬效應
除了對滴滴出行之外,5日網信辦也對大陸貨車資訊平台滿幫集團旗下的物流平台「運滿滿」和「貨車幫」,以及看準科技的招聘平台「BOSS直聘」App展開安全審查。滿幫集團與看準科技均已在六月分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與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
大陸官方大動作行為,已對在美上市的中企產生極大的壓力,《金融時報》報導,引用研究機構Dealogic的數據,2021年上半年,34家中國企業在紐約上市,有超過三分之二的股價跌至首次公開發行價以下,原因之一係來自北京和華盛頓的監管阻力越來越大。
且對即將赴美國上市的中企引發寒蟬效應,根據媒體報導,原本有意在美國上市的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阿里健康子公司支持的醫療數據公司零氪科技和軟銀集團、騰訊投資的健身應用程式業者 KEEP 等都紛紛宣布取消赴美 IPO 計畫。
數據安全等同國家安全
過去大陸強化扶植科技產業發展,但對其監管卻相當鬆散,這也正是這些科技產業可以不斷攻城掠地、野蠻生長的主因。大型科技業坐大後,利用市場優勢殺退競爭對手,並使用大數據謀取暴利。
近期被翻出的六年前新華社的文章《高溫天部委加班大比拼》,讓人見識到民企大數據的可怕。該文使用滴滴出行的大數據,竟可分析出某段高溫期間,各政府部門加班情形,同樣的也可用出行數據抓出當權者行動資訊,讓中共警覺各大科技公司掌控的數據,已對政權產生一定程度的挑戰,開始轉為積極管控。
2017年《網絡安全法》開始施行;今年6月10日通過《數據安全法》進一步強化對民營企業(包含在大陸的外國企業)數據的管制,將於9月1日起施行;並使用《反壟斷法》管制科技產業,今年4月就以違反該法為由,對電商巨頭阿里巴巴處以182億人民幣罰款。
近年西方國家對於網路公司數據安全與濫用市場地位等,提出一系列的管制及保護消費者措施,以保障市場秩序與資訊隱私;同樣的北京當局也推出一系列的數據管控法令,目的卻有極大的差異。
中共出手管制主要目的卻是維護國家安全,《環球時報》近期直白地指出:「決不能讓任何一家互聯網巨頭成為比國家掌握還詳細的中國人個人信息的超級數據庫。」中共逐步透過相關的管制,將這些數據納入政府的管控。
其也用同樣的思維套用在外國政府上,認為美國一樣會強迫在美上市的中企交出敏感大數據,進而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因此,可以預見滴滴出行並非單一事件,未來恐全力阻撓擁有大數據的中企赴美國上市,美中資本市場脫鉤將成常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