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常務次長陳明仁 依產業特性 找百業缺工解方

勞動部常務次長陳明仁。圖/本報資料照片
勞動部常務次長陳明仁。圖/本報資料照片

標準法律人出身,勞動部常務次長陳明仁從行政院來到勞動部已逾五年,談起勞動部業務駕輕就熟。上任逾一年,恰好遇上大疫之後的百業缺工,他帶著謹慎態度,認為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就攤開檢視,針對特定產業就依照產業特性解決,逐一面對問題一定可以順利找到解方。

從小就立志唸社會組,陳明仁急公好義的個性也影響了他的職涯發展,在台大法律系、輔大法律研究所畢業後,他選擇走入公部門貢獻己力,在84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一級考試法制職系及格後,進入行政院法規委員會,開始公職人生。他一路從行政院法規會的科長、行政院參議、後來轉赴蒙藏委員會任參事兼主任秘書。勞動部前部長林美珠赴勞動部履新,陳明仁擔任主祕,在勞動部歷經《勞基法》「一例一休」二修時期,扛起穩定勞動部內部事務的主要角色。

陳明仁說,行政院法規會十多年的歷練,接觸不少勞動部法案,對於勞動部職掌並不陌生,但過去多處理法制作業,主要在審視法規上文意是否有歧異、法規是否調和等問題,走到主管機關,反而面對的是業務執行面。他形容,「這裡就像是個廚房,不管是要煮中餐、西餐,都要有自己的想法。」

與主祕一職不同,陳明仁升任常務次長之後,開始代表勞動部、代表勞長許銘春參與不少對外事務,而現階段勞動部面臨最大問題之一,就是要處理百業缺工。他坦言,當每一個案子不能解決時,就要仔細攤開來看要怎麼處理,如何有效地讓國內缺工問題獲得即時的紓解,是目前勞動部比較多的討論。

他舉防疫解封後,觀光旅宿業面臨人力缺工問題嚴重,叫苦連天。他說,過去三年受到疫情影響,原本在觀旅業勞工多轉往其他產業,當觀旅業回溫之後,有些留在製造業的勞工考量到薪資、作息,不一定要回流,讓觀旅業出現急迫缺工。

廣告

但不少產業面臨缺工,第一個就會想要進用外勞,但目前缺工問題,主要集中在特定產業,不是整個供給面出問題,考量國內失業率仍有3.7%、青年失業率也有8%,不是進用外勞的適當時機。

「勞動部不是鐵板一塊、不是完全不能考慮到移工」,陳明仁委婉說明,調整觀旅業待遇、改善工作條件、進用部分工時勞工等,或許就能紓解短期缺工問題,希望國內雇主思考:「不要想再用麵攤價格,來買到高級西餐廳的價值」。

就是這樣抽絲剝繭、細細理出問題脈絡的個性,讓陳明仁在勞動部內獲得「不推事、負責任,很稱職的文官長」等評價,可見「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是他鮮明的行事風格。他回憶當年高考進入行政院法規會後,遇上921大地震,立刻被派去災區,負責協調中央與地方法規調和部分。「當時傻傻的、也不知自己要待幾天,提著行李就直接到現場」,他說:「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就是這樣泰然又謹慎的處事態度,讓他仕途順遂、獲得歷任長官賞識。

勞動部前次長林三貴2021年8月屆齡退休後,陳明仁升任常長一職,相較於林三貴是標準的「勞動人」,陳明仁雖是「法律人」,但仍不免被拿來和林三貴作比較。他笑說,勞動部上下談起林三貴,都稱讚他是一個「相當安心的力量」,他也期許自己可以成為勞動部安定的力量,順利推動勞動政策、維護全民的勞動權益。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兆豐銀籌組志強-KY 2.5億美元聯貸
強茂攻電動車 新品明年放量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