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嘉泥 2024年6月合併營收2.56億元 年增-7.54%
日期: 2024 年 07 月 10日
上市公司:嘉泥 (1103)
單位:仟元
日期: 2024 年 07 月 10日
上市公司:嘉泥 (1103)
單位:仟元
不少學生族在外租屋,簽約時會碰到房東事先申明「不得帶異性過夜」「不可留宿他人」等附加條款或公約守則,讓部分年輕學子認為房東老古板管太多、限制過了頭。然而,日前一起看似不起眼的大學生違規留宿異性事件,機警房東還主動告知女學生家長,不料反被吐槽「我都不管了你囉嗦什麼」,沒想到隔日警察以疑似藏匿通緝犯為由找上門,讓分租房客驚覺租屋安全真的不能輕忽。
受到以伊暫時停火激勵,外加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釋出降息可能性,以及美股連續上漲的多重利多帶動,台股今(25)日開盤氣勢如虹,大漲逾200點,新台幣兌美元也勁揚,早盤一度升見29.3字頭,價創下2022年6月初以來、三年新高。
商傳媒|記者彭耀/台北報導要買市值型ETF還是購買高股息產品? 這或許是很多投資人的疑問,知名財經主播詹璇依也常被粉絲詢問同樣問題。詹璇依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透露,他每次上完節目或是去演講,談到ETF相關議題時,粉絲常猶豫問她「該選市值型還是高息型」,她就想到,有沒有ETF是追求市值報酬的同時,也在市場波動時保持相對抗跌的特性呢?詹璇依根據此邏輯,篩選出幾檔「符合價值跟成長兼具」的市值ETF,選手有 00922、00923、00921、00938跟00888,每個ETF各有特色,像是00921只買各產業龍頭,單一持股不超過5%,而00888是主打ESG的ETF,目前台積電占比3成,其他持股以金融業為主,至於00923跟00922,詹璇依則稱為「雙胞胎」,因為都是以「碳金」為主的價值取向的市值型ETF,但00922的持股更分散,績效表現都不錯,兩年年化報酬率11%。而詹璇依發現,00938這檔大家可能不熟悉的ETF,竟是她「意外挖到的寶」。00938會讓詹璇依如此驚訝,是因為其半數持股都是金融業,近三成則是半導體,而且還是大家熟悉的「護國神山」台積電,詹璇依就大讚根本有「0050+0055
【財訊快報/陳孟朔】日本央行(日銀)週三公布6月16至17日政策會議意見摘要,內容顯示決策層內部對未來政策走向仍存明顯分歧。部分委員主張在美國關稅衝擊尚未明朗前,應維持當前0.5%的低利率水準,確保金融條件寬鬆以支撐脆弱經濟;但也有成員呼籲,即使面對不確定性,也應準備在必要時「果斷升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委員點名大米價格近期大幅上漲,認為這可能會強化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感知,進而推升通膨預期。「需密切關注大米價格動向,因其恐加劇民間對整體通膨的敏感度」,摘要引述委員發言指出。此外,針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一派委員認為其實質衝擊尚未反映於4至5月的經濟數據,對企業景氣與出口成長恐帶來下行壓力,也增添日本經濟復甦變數。整體來看,會議摘要透露出日本央行內部對「何時進一步調整政策」尚未形成共識,在外部不確定性升高、內部物價壓力浮現下,日銀後續政策空間將面臨更棘手的兩難考驗。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歐盟方面提出警告稱,一旦美國總統川普如預料般對歐盟商品徵收基準關稅,歐盟將對包括波音飛機在內的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歐盟官員預計,即使貿易談判結束後,美國仍將保留部分關稅。迄今為止,負責歐盟貿易事務的歐盟委員會尚未明確表示此舉是否會招致歐盟的報復。歐盟產業負責人Stephane Sejourne向媒體表示,如果美國堅持不對稱協議,歐盟將需在一些關鍵領域進行報復和再平衡,其中包括假如「談判結果是10%關稅依然保留的話」。歐盟正在加緊努力,希望在7月9日之前與華盛頓方面達成協議,以免屆時其幾乎所有對美出口商品關稅飆升至50%。歐盟估計,美國關稅目前覆蓋3,800億歐元(4,390億美元)、約70%的歐盟對美出口。一位不願具名的歐盟官員透露,談判已加快,歐盟委員會正竭儘全力以達成對雙方均有利的解決方案。外電此前披露,歐盟委員會上週告知成員國,美國仍堅持將導致不公平協議的要求。外電此前報導指稱,一直尋求達成互利協議的歐盟委員會將評估最終結果,如確有不對稱安排,歐盟屆時將決定其可接受的程度。任何有關報復的決定均需與成員國協調並達成一致。許多歐盟人士預計,即使達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中東紛擾暫緩,讓昨天台股大漲456點,今天是否能延續強勢格局,投資人都很關注,但因為中信金(2891)昨(24)日終場股價衝上43.75元,突破前高43.35元,創下新高價,市值達8600億元,直逼9000億元關卡,穩居金控市值第三大,僅次於富邦金與國泰金。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英國金融商匯豐控股對100名基金經理的季度調查顯示,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看漲情緒達到兩年多來最高。這份調查顯示,目前約有44%的受訪者對未來三個月新興市場持樂觀態度。這一比例高於3月份時的36%,也創下2023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準。該調查涵蓋了在新興市場管理著總計4,140億美元資產的基金。領導此次調查的匯豐經濟專家Murat Ulgen表示,共識依然是,未來三個月新興市場股市將走高,並且表現將超過已開發市場股市。此次調查於5月2日至6月18日期間進行,正值新興市場資產價格反彈,此前在4月因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加徵關稅而遭到拋售。調查也涵蓋了伊朗與以色列緊張局勢加劇,以及聯準會暗示近期不太可能降息。調查期間,MSCI新興市場股票基準指數上漲逾6%,貨幣指數則創下歷史新高,上漲2.6%。調查也確實顯示,看跌觀點的比例略有上升,從3月的10%上升至14%。然而,淨情緒差距(看漲和看跌受訪者之間的差異)上升至30%,上次調查中為26%。隨著美元下跌,新興市場貨幣的市場情緒持續增強。區域偏好也出現了顯著變化,拉丁美洲依然備受青睞,該地區所有資產類別的市場情緒均有所改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受到以色列和伊朗停火協議的激勵,歐洲股市周二明顯收高,另外油價下跌,拖累能源股下滑。 周二泛歐Stoxx 600指數收盤上漲5.95點或1.11%,為540.98點,創下一個多月來最大漲幅,盤中並觸及近一周最高。 大多數板塊都上漲。但是油價暴跌5%,導致能源股表現落後;此前伊朗做出象徵性回應,指關鍵航線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不會面臨急迫的威脅,消息引發油價大跌。 隨著各方對停火預期的增加,包括航空公司的旅遊休閒股上漲4.3%,為近18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 美國總統川普於周一晚間宣佈,以色列和伊朗同意停止敵對行動,他證實此一協定為「有效」,並要求雙方遵守停火協定。 伊朗總統Masoud Pezeshkian隨後也附合此一意見,指除非以色列挑起爭端,否則伊朗會遵守此一協議。 股票交易平台Webull UK的執行長Nick Saunders表示:「如果他們能堅持到底,我認為我們會看到永久停火,我們必須相信能夠實現」。 德國DAX指數大漲1.6%。除了停火的利多消息,稍早德國國會批准2025年預算案和2026年預算架構,其中包括創紀錄的投資
總統賴清德於24日啟動「團結國家十講」第二場演說,從1927年蔣渭水提出的「同胞須團結」一路談到2021年前總統蔡英文提出的「四個堅持」,他強調中華民國派反共、台灣派守護台灣,反共加護台團結力量大,自然可以推動國家進步也能抵禦外來威脅。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科技進步,越來越多指紋、人臉辨識,甚至是虹膜辨識來驗證身分,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創辦的公司就推出一款App,只要''掃眼球'',就能建立數位身分,完成後還會送虛擬幣,也能兌換超商或百貨禮券,現在進駐台灣,引發不少討論!但是包括數發部、資安專家都示警說,虹膜是''特種個資'',一旦外洩,難以補救。無論是指紋、人臉、甚至更厲害到生物辨識''掃眼球'',阿湯哥大秀高科技,現在電影場景,也在台灣上演!站在機台前,眼睛直視銀色球體,幾秒鐘,就能完成辨識,來驗證你是真人還是AI機器人!由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創辦的公司推出這款App,利用虹膜辨識建立數位身分,完成後還送虛擬幣,也能兌換超商或百貨禮券,吸引不少網紅跟風,掀起熱潮,但現在安全性卻引發質疑。OpenAI推「掃眼球」建立數位身分 專家:特種個資外洩難補救(圖/民視新聞)資安專家查士朝指出,「像是你的這個人臉、指紋,或者是DNA那或者是像是虹膜等等,為什麼特別受到重視的原因就是說,一旦你資料外洩了之後,任何一個人他就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辨識你,可能駭客突然駭進你的這個電腦,那直接開你的那個電腦上面的camera,那他就有可能直接知道你是誰,國外來講,透過這樣子的虹膜,或者是一些生物辨識的技術來做人臉辨識,在公眾場合的話是完全禁止的,那如果是在做身分識別的話,那也要經過這個,這個列為高風險的項目,所以這家公司來講,在德國跟荷蘭來說,都有被這個現在正在被調查當中,所以基本上像用這樣子的技術來做生物辨識的話,那這個其實都會建議要特別的小心,因為萬一一旦外洩了之後,因為這東西都不可逆,因為人臉大概整形還可以有救,但是其實虹膜那真的就比較困難。」OpenAI推「掃眼球」建立數位身分 專家:特種個資外洩難補救(圖/民視新聞)不只專家,包括數發部也示警說,虹膜是高敏感''特種個資'',就算業者宣稱不保留原圖等,還是有資安風險。事實上,業者從2023年推出虹膜辨識驗證身分,在全球掃描過1200萬人的眼球,直到近期進駐台灣,在台北設置3個據點,針對外界疑慮,業者也親上火線說明,開發團隊技術長暨資安長 Adrian Ludwig強調說,「我們已描述了保護IRIS程式碼的系統採匿名多方計算,它的運作方式,除了已經提供自身圖像,確定是真人的使用者之外,無論是人類工具 ,或是其他工具,沒有人,也無法存取IRIS程式碼。」聲稱匿名驗證身分,所有資料也會刪除,但是獨一無二的虹膜辨識,一旦被駭客入侵,總是有外洩疑慮,民眾可別為了蠅頭小利、影響自己的個資安全。原文出處:''掃眼球''建立數位身分 專家:特種個資外洩難補救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半導體擴廠熱潮 帶動機電與無塵室系統工程廠 這兩檔個股漲勢佳台股大漲456點 這檔筆電大廠尾盤拉漲停水豚君快閃華山!20週年快閃店登場 聯名優惠贈義式冰淇淋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高雄25日電)封測廠日月光投控旗下日月光半導體執行長、新任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董事會主席吳田玉今天表示,各國競合關係下,SEMI平台負責溝通協調作用,積極回應各國政府政策,SEMI可扮演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操盤手。
最慘鴻家軍回魂?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老牌網通廠台揚(2314)今(25)日再度亮起紅燈,自18日台揚觸及股價低點以來,已經迎來連續5天的波段強彈,紅燈連連,5個交易日股價狂飆59%,股價回魂也從個位數重回雙位數,今日漲停最高觸及11.45元。
在近期台股劇烈震盪之際,高息ETF再次展現其「抗波動」的特性,成為投資市場的資金避風港。根據CMoney統計,截至6月20日當週,台股ETF整體呈現資金淨流出達108.2億元,顯示投資人普遍轉趨保守。然而,在市場普遍觀望的情緒下,高息型ETF卻異軍突起,整體逆勢吸金達228億元,周增幅超過一倍,較前一週大增120.5億元,成為資金追逐焦點。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舊車冒充新車、抬高售價的欺詐手段不稀奇;但從沒開過的新車冒充「二手車」,那就是新聞了;路透社報導,中國近年掀起「新車裝舊車」風潮,由於產能過剩,部分車廠企業選擇將從沒駕駛過的新車,以「二手車」價格出售,希望藉此傾銷庫存,並搶佔更多海外市場;而中國官方也默認、甚至鼓勵這樣的作法,令人嘖嘖稱奇。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商務部辦公廳最新發布通知,將於2025年組織展開「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全面推動汽車換「能」、促進新能源車下鄉與後市場多元發展,延伸消費鏈條。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全面落實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於活動場地設置專區,並因地制宜提供更多適銷對路的新能源車型,以滿足縣鄉市場多樣化購車需求。同時,鼓勵各地推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將消費季活動與地方創新試點相互結合。政策亮點還包括強調智能網聯車應用與體驗導向,鼓勵舉辦高階智能駕駛試駕活動,穩妥推進其商業化應用。此外,官方也鼓勵發展汽車改裝、經典車、房車露營及汽車賽事等後市場應用場景,強化汽車與商業、文化、體育等產業融合。在基礎設施方面,通知提出加快充電樁、售後維修、報廢回收等建設步伐,並探索利用現有加油站打造「鄉鎮汽車驛站」,整合銷售、補能、維保與餐宿功能,提升鄉村消費便利性。在二手車領域,當局亦鼓勵提升第三方平台運營效率,加快新能源在用車檢測體系與二手車交易平台推廣,期望活絡新能源汽車整體流通體系,打造縱深消費市場。此舉被視為中國針對新能源汽車內需不足、鄉村滲透率偏低與後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等痛點,所釋出的組合式政策訊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專家Philip Lane表示,儘管在某些領域仍然存在一些較高的價格壓力,但通膨率回歸2%的過程已幾乎完成。Lane週二在倫敦表示,總體通膨率現在處於目標水準附近,但服務通膨仍有一段距離。儘管如此,通膨向目標水準回歸已取得足夠進展,足以認為這一貨幣政策挑戰已基本完成。這種信心使得歐洲央行可以暫時停止進一步降息。自去年6月以來,歐洲央行已八次降息,總計降息2個百分點,存款利率已下降至2%。然而,美國的關稅政策以及烏克蘭和中東衝突等因素使前景面臨巨大風險。川普政府和歐盟之間的貿易談判在7月9日的最後期限之前仍在繼續進行。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週一重申,在當前利率水準下,歐洲央行有能力因應不確定性。她同時也承認中東緊張局勢令人擔憂,因為它可能擾亂能源供應並推高價格。斯洛伐克央行行長Peter Kazimir週二稍早時發表講話表示,最近幾天的情況顯示出通膨狀況出多麼脆弱,因此保持審慎態度將是首要任務。然而歐洲央行副行長Luis de Guindos聲稱,近期大宗商品市場的波動並沒有改變價格前景。Lane表示,歐洲央行的遏制通膨任務已被一系列新挑戰所
【財訊快報/陳孟朔】據《南華早報》週二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不出席預定於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改由國務院總理李強領軍中國代表團參與此次重要國際會議。該報導並未透露缺席原因,但此一動向引發國際政經觀察界高度關注。金磚五國(BRICS)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與南非,是當前全球主要的新興市場合作平台,並於去年正式納入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埃及等多個新成員,今年會議預期聚焦擴大本幣貿易結算、金融合作及對抗西方制裁的替代機制。外界分析,習近平此次未親自出席,或與中國國內政經議程調整有關,也可能反映中方在當前多邊場域採取更審慎的領導層出訪策略。由李強帶隊,則顯示中國仍重視金磚平臺,並意在透過總理層級代表穩定與各國合作節奏。過去習近平曾多次出席金磚峰會,此次變動也將成為市場觀察中方對外政策優先排序與對新興多邊體系態度的試金石。分析人士指出,在美中角力升溫背景下,北京對金磚的立場與參與方式,將牽動國際對中國地緣經濟布局的重新評估。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受到以伊停火的好消息激勵,美股四大指數上演歡慶行情,台股繼24日強勢反彈後,25日繼續飆,在權值王台積電以漲10元、1060元開出下,大盤指數也漲153點、以22341點開出,最高一度來到22417點,飆漲超過200點,資金活水再次湧入高價股,連兩日18千金股狂漲。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引述多位貿易人士報導,中國政府已於6月中旬悄然發放2025年第二批石腦油進口配額,納入10家主要化工企業,進口總量約達1,200萬噸,使得今年累計配額規模提升至約2,400萬噸,幾乎是2024年全年進口配額的兩倍。背後主因包括美國廉價替代原料(如丙烷、乙烷)供應中斷,以及中國本土新裂解裝置陸續投產後帶動的需求上升。石腦油為生產乙烯、丙烯等基礎石化原料的關鍵裂解原料,中國政府長年以非公開方式控制其進口節奏與對象。此次配額擴大對象包括中石化、中海油與外資企業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其中中石化與中海油分別獲得249萬噸與276萬噸配額。另據指出,埃克森美孚惠州年產160萬噸的新裂解裝置已於3月正式投產,也因此首度獲得配額支持。一位中國大型石化企業的貿易主管指出:「隨著液化石油氣(LPG)與乙烷供應受限、價格競爭力下滑,特別是在新關稅政策實施後,石腦油裂解在成本與穩定性上重新變得更具吸引力。」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中國全年石腦油進口為1,214萬噸,而2025年前五個月進口量已達590萬噸,顯示全年有望顯著增長。中國目前為亞洲第三大石腦油進口國,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