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移轉 東協訂單年增近2成

經濟部20日公布5月外銷訂單顯示,六大主要接單地區以東協成長幅度最大,訂單金額為90.5億美元、年增高達19.7%。官員說明,資通訊產品增加的需求挹注,為主要的原因,而全球供應鏈移轉帶動其他貨品增長,也使東協成為受惠者。

比較各地區接單情況,在六大主要地區中,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東協均呈正成長,歐洲及日本則出現負成長。其中美國訂單150.6億美元、年增3.1%;中國大陸及香港合計訂單107.2億美元、年增10.1%;歐洲為67.9億美元,與上年同月持平;至於日本訂單22.8億美元、年減15.1%,東協訂單雖不及百億美元,但年增率以19.7%居冠。

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表示,東協訂單較上年同月大幅增長,主因手機、筆電訂單等資通訊產品呈現增長,伺服器也增加,這些部分有需求挹注的效應,此外,全球供應鏈的移轉,帶動了電子產品、塑橡膠、紡織品都出現增長,使得東協在今年成為供應鏈移轉的受惠者,而資金挹注帶動的經濟表現,也讓東協形成一個重要的消費市場,拉動這類貨品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也出現成長1成表現,黃于玲分析,一方面是低基期效應,因去年上半年,來自中國大陸的接單有2~3成減幅;另一方面,亞洲各主要地區均有出口回穩的跡象。

日本呈現15%負成長也受到關切。她指出,相對於其他大國,日本近期經濟表現相對疲弱,使得訂單呈現負成長的態勢。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聯茂需求喊燒 2022季季旺
欣興董座:載板樂觀到2026
強茂攻電動車 新品明年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