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零」政策承受內外部壓力 為何還在堅持?
5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賽(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罕見發表言論稱中國的「清零」防疫政策不可持續。
上述言論在中文互聯網引起爭議,中國官方也發言反駁。隨即譚德賽的相關言論在中文各大媒體和新聞平台被刪除。
譚德賽發表上述言論之際,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因為疫情已經封城一個半月。過去一個半月中,上海的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在顯著降低,但距離完全清零還有距離。
與此同時,上海市民因為就醫、飲食等問題爆發越來越多的不滿。與兩年前武漢封城時眾志成城的狀態迥異。
內部和外部的壓力疊加,但中國政府並未改變「清零」的嚴格防疫政策,並且在近期多個高規格場合繼續重申「清零」的重要性。
有觀點認為,中國繼續堅持「清零」是政治性的,目的是保障今年秋天召開「二十大」前,不出現疫情失控的局面。
反駁者則認為,無論從香港還是英國的例子來看,奧密克戎的致死率並不低,中國如果不實施嚴格政策,勢必造成大量老年人的死亡,犧牲一些生活中的不便利,換來的是一部分人群的生存機會。
外部壓力
「考慮到病毒的表現,還有我們現在對未來的預期,我們認為這是不可持續的。」譚德賽在新聞發佈會上所指的是中國目前的「清零」政策。
他進一步補充,「我們與中國專家討論了這個問題,我們指出這種方法(清零)不能持續......我認為(政策上的)轉變非常重要。」
世衛緊急事務主任瑞安(Mike Ryan )接著表示,自2019年底武漢爆發疫情以來,中國已通報15000人死亡——這個數字比起美國的近100萬人、巴西的66萬多人和印度的52萬多人相比,相對較低。
考慮到這一點,「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想要採取強硬的措施來遏制新冠病毒傳染,是可以理解的」,但還需要考慮清零對人權的影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周三(5月1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對譚德塞的說法做出回應,稱新冠疫情以來「中國政府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並表示,中國希望「有關人士客觀合理地看待中國國情和防疫方針,要弄清楚事實,不要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
中國《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也對WHO的言論表達不滿。他表示,「中國在付出代價和犧牲,世衛組織這個時候談論中國的事情,理應要考慮他們的話會在中國產生什麼影響。他們不應從外部拆中國抗疫的台。既然他們指出中國的辦法不可持續,那麼他們應該給出一個更有效更可持續的辦法來。但他們又給不出來!」
壓力不僅來自於衛生領域,經濟領域也在對「清零」政策表達不滿。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發佈調查顯示,近六成(58%)受訪在華美資企業已下調2022年度營收預期,超過一半(52%)的企業表示在華投資計劃被推遲或已計劃減少投資。
「今年的盈利預期降低了,但是,更令人擔心的是,會員們在隧道盡頭卻看不到光。」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華剛林(Colm Rafferty)表示,對於在華的美國企業而言,本來就挑戰重重的形勢更加惡化,若是中國現有防疫措施依然如此,跨國企業會評估全球其他地區作為替代。
內部壓力
嚴格而長時間的封城,也讓上海的2500萬居民面臨停診、供應鏈斷裂,以及群體情緒低落等次生災害。
以「停診」為例,上海東方醫院產科一名姓周的護士在家中哮喘發作,自行用藥後仍無法緩解。家屬駕車送其到工作的醫院就診,但因疫情防控需要,沒有在這家醫院得到救治。家屬帶其至其他醫院求診,但因病情耽誤,該名護士不幸離世。
再者患有尿毒症的病患,需要每周三次透析,但是封控就意味著醫院關門,無處求醫。即便陸續有醫院開始接受透析,透析名額顯著減少,甚至成功拿到名額的病人,還是需要跨過「頻繁做核酸」、「缺乏交通工具」等困難。
此類事件在中文互聯網發酵,引起激烈反應,有觀點認為,因封控「停診」造成的死亡個案遠大於防控避免的死亡。
企業則面臨停產,上海一家集裝箱運輸企業管理人員向中文媒體表示,從上海3月底封控至今,因為人員流動受限,其公司有約四分之三的車不能上路。
上海的重要性也在這輪封控中凸顯。以半導體產業為例,中國半導體產業規模的四分之一都在上海,而且從產業鏈的布局上來說,上海擁有中國國內最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從芯片設計、先進製造到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採蓮、半導體封裝測試乃至EDA等細分領域,上海囊括了整個半導體的完整鏈路,是中國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最集中的地區。
以至於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上海如果繼續不能復工復產的話,5月份之後,所有科技/工業產業涉及上海供應鏈的,都會全面停產,尤其是汽車產業。
心理問題是疫情次生災害的一部分。此前《柳葉刀》上匯總各國研究數據顯示,疫情擴大了重度抑鬱症和焦慮症的人群。
這一情況在上海也有所體現,百度指數顯示,三月以來,上海居民對"心理諮詢"的搜索激增。近30天,其熱度同比上升了253%。這表明,越來越多的上海居民,面臨疫情下的心理餘震。
這些次生災害帶來的負面情緒在上海持續發酵,不時地在互聯網上爆發,引起民眾對政府的政策選擇的質疑。
中國為何還在堅持「清零」政策?
在內部和外部壓力共同擠壓下,中國政府並沒有放鬆政策的跡象。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表示,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決同一切歪曲、懷疑、否定我國防疫方針政策的言行作鬥爭。
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班志遠(David L. Bandurski)發文分析,這次會議中「堅決克服認識不足、凖備不足、工作不足等問題,堅決克服輕視、無所謂、自以為是等思想」的話語應被視為對中共地方領導人未點名批評,因為他們質疑了中央政策,或是執行政策不力。
有觀點批評,北京這樣堅持嚴格「清零」是出於政治目的。中共預計將在2022年十月召開二十大,這次會議上中共將進行領導層換屆。考慮到此前中國修改憲法,取消了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外界普遍預計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將開啟第三個任期,因此北京需要在這次會議前,通過成功應對疫情,鞏固自身的合法性。
中國副總理孫春蘭近期的講話似乎印證了這種看法。她在5月9日表示,「確保疫情可管可控,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環境。」
不過,也有醫學專家出於衛生健康的原因闡述為什麼中國依然堅持清零不放棄。
美國史丹福大學兒科及健康政策教授王智弘以上海為例稱,上海60歲以上的長者不到65%(如同香港)還尚未接種新冠疫苗,且根據香港大學研究,科興疫苗對於變異毒株成效有限,在急救病牀醫療資源不夠的情況下,若開放可能會讓上海走入香港今年疫情爆發時,醫療瀕臨崩潰的情況。
在上海之外,情況可能更遭。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莫利(Christopher Murray)研究稱,奧密克戎毒株導致大批人感染,給醫療系統帶來重負;許多醫護人員感染,給醫院添加額外負擔,「各國政府需要在接下來4到6周時間裏優先支持醫療系統。」
對於中國而言,這恰恰是軟肋。根據世界重症與危重病醫學會聯盟的數據,疫情前中國的每10萬人所擁有的的ICU病牀數並不出眾,僅有5張左右,遠低於德國的24.6張和加拿大的13.5張,即便在過去兩年快速擴張,但沒有根本性地扭轉這一差距。
與此同時,源于城鄉二元結構,中國還面臨醫療資源分佈極不均勻的問題。2018年時《柳葉刀》發佈包括稱,中國醫療水平的不均勻程度,不僅顯著低於歐美日等發達地區,甚至差於墨西哥和巴西等經濟水平低於中國的地區。
這些特點都意味著,中國如果面對奧密克戎的全面爆發,可能將承受大量的人員死亡。
路透社周二(5月10日)在報導中引述一份發表於《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的研究。這項研究來自中國復旦大學的學者,並得到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的支持。研究通過模型預測顯示,在中國,若沒有適當的保障措施,例如加強疫苗接種和治療支持,根據搜集到的有關全球數據,對重症監護的最高峰需求將超載15倍,可能導致約150萬人染疫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