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擴大對外開放 需要從制度面著手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上海2024年06月20日電)中國銀行行長劉金今天表示,擴大金融領域對外開放,需要從制度面著手,例如支持外企平等參與政府採購;中國對接CPTPP、DEPA等高標準經貿規則仍有段距離。

2024陸家嘴論壇19、20日在上海市舉行,論壇主題為「金融高質量發展推動世界經濟增長」。論壇今天邁入第2天,劉金在上午議程「全體大會五:對標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金融高水準制度型開放」中作出上述表示。

劉金表示,為了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到中國發展,必須持續優化外資營商環境,這需要從制度面著手,例如打通外企數據跨境流動、支持外企平等參與政府採購、給予自貿試驗區更多自主權等。

他認為,可以推進上海市作為制度開放的「先行先試者」。上海自貿試驗區已經成立10多年,期望自貿區可以擁有更多改革創新自主權,得以持續推進金融服務的對外開放。

劉金坦言,在對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上,目前尚有段距離,必須提高相關制度國際競爭力,創造吸引全球資源聚集上海市的條件。

劉金強調,「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增強開放條件下的風險防控能力」,這是國家對於金融安全的要求,也是金融機構自身經營所需要的,在目前複雜國際情勢中,中國銀行作為國際化、全球化程度較高的銀行,更要遵守國際慣例。

中國再保險集團(中國再保)總裁莊乾志在這場論壇中表示,目前全球化遇到一些困難、問題,包括大國博弈等地緣政治風險,中國金融業對外改革開放的決心不動搖,首先需要在制度開放過程著手。

莊乾志指出,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有自身的戰略定力和制度自信,在應對全球化複雜環境中,仍需要融合創新,在全球化風險治理體系的建造過程中,中國應該發揮一定程度的引領、主導或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