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文化】馬來西亞華裔學生,為何(不)來臺?
作者:黃至磊
在臺灣的大專院校中,以 110 年度為例,有超過一萬名的馬來西亞籍學生,占了境外「學位生」近兩成。但你知道他們為何負笈離鄉,選擇至臺灣繼續學業嗎?
本文參考現有研究成果,試圖以經濟學的供需理論理解此一現象。另外,因為馬來西亞各族群對教育體制有不同的偏好,以下討論的主題主要限於華裔學生,較不適用於其他族裔的情況。
為何離開馬來西亞?──制度、語言、選擇性
在高等教育市場中,我們可以把世界各國的大專院校視為供給方,而馬來西亞學生則是需求方。而且,這還很接近一個獨占性競爭市場——也就是說,市場上存在眾多學校,提供異質的產品,每間大學對於不同的族群都有著強弱不等的獨占力。
接下來,我們就要從供給和需求這兩個層面,探討馬來西亞學生為什麼不要留在國內繼續升學,而他們最終又是如何做出來到臺灣的這個決定。
想要理解馬來西亞學生為什麼離鄉背井,就必須先了解馬來西亞的多源流教育體系。馬來西亞是多元族群國家,因此學校和升學制度也有許多差異。
以中學教育為例,卓福安(2016)指出,政府學校分為國民中學(國中)和國民型中學(華中)兩種,兩者皆以馬來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但華中學生必須修習華文。另一方面還有民辦的獨立中學(獨中),絕大多數課程以華文進行。
國中與華中實行英式的 5 年強制性教育,中五(相當於臺灣的高二)學生必須報考馬來西亞教育文憑(SPM),但此文憑不足以升上大學。想要繼續升學的學生,由以下兩個管道升學最為主流:就讀中六並報考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文憑(STPM);就讀教育部設立的大學預科班(Matrikulasi)。
獨中的制度則和臺灣較為類似,為 6 年制的中學教育。獨中學生於高三時須報名獨中統一考試(統考,UEC),但其文憑不受馬來西亞政府承認,學生只能申請國內私立大專院校或海外的大學。因此,也有一些獨中採行「雙軌制」,鼓勵學生報考馬來西亞教育文憑考試,爭取更多保障。
因為教育制度的緣故,馬來西亞華裔學生常處於相對不利的地位,形成出國升學的誘因。首先,馬來西亞為了保護「土著」(在《馬來西亞憲法》下指的是馬來西亞的馬來人,以及沙巴和砂拉越的原住民族),在許多領域實行「固打制」(Quota),例如大學預科班即有占 9 成的固打。此外,對於獨中生而言,統考文憑不受政府承認也構成出國的推力。
語言能力也是華裔學生到海外求學的因素之一。獨中畢業生通常經過 12 年的華文教育,參加政府所舉辦的文憑考試時,成績可能不如就讀政府學校的學生,因此更傾向到國外升學。
黃子健(2016)指出,雖然這些學生也可考慮國內的私立大專院校,但許多私立學院偏重就業取向的科系,所以有的學生為了追求較感興趣的科系,會選擇前往國外。
以上種種原因構成馬來西亞華裔學生出國的誘因,形成對於海外高等教育的需求。以下我們將以時間為依據,分析供需的變化。
1951–2000 年:僑教政策
吳子文(2010)指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於 1951 年開始招收「僑生」,採取血統主義的認定方式,只要有華裔血統,即可以僑生身分「返國」,並獲得諸多補助。在僑教政策下,臺灣高等教育提供高供給,許多馬來西亞學生正是在此時來臺。
這段時期的種種有利條件,也讓臺灣面對的需求呈現上升的趨勢。
前面我們提到高等教育可視為一個獨占性競爭市場,而臺灣高教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華文教學。這種異質性造成臺灣高教對於獨中或華中的學生具有某種程度的獨占力。
就歷史條件而論,黃子健(2016)提及獨中復興運動與南洋大學併校對馬來西亞學生來臺的影響。1973 年發起的獨中復興運動令獨中蓬勃發展,增加了對華文高教的需求。其次,1980 年以華文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南洋大學與新加坡大學合併,臺灣華文高等教育的替代品減少,獨占力更為提升,因而使臺灣高教面對更高的需求。
另外,到臺灣留學其實是一個會自我加強的正回饋──馬來西亞學生回國後,在 1970 年代成立「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提供升學資訊、輔導諮詢,甚至是免利息的貸學金。這當然也會推升來臺升學的需求。
實際上,這段時期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像是 1980 年代,馬來西亞開放國內設立私立大學,有可能使留學臺灣的需求下降,但整體而言,情況對臺灣仍是有利的。
2000–2015 年:臺灣夢
2000 年,民進黨執政後,將注意力從僑生轉向外籍生,調整資源分配(吳子文,2010)。政策轉變造成此時期臺灣高教的供給呈現下降的情況。
然而,在需求面卻有不少的好消息。黃子健(2016)發現「臺灣夢」對馬來西亞學生的升學選擇有相當重要的影響。獨中教育本身便會賦予學生對於臺灣地景的想像。許多獨中教師本身即在臺灣就讀大學,在課堂上透露自身在臺灣的生活,使學生心生嚮往。抑或校方邀請留臺的學長舉辦升學講座,提供學生關於臺灣高教的資料。
臺灣夢的另一個層面在於臺灣媒體與文化產品的輸出。2001 年電視劇《流星花園》之後,臺灣的文化產業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讓馬來西亞學生認為臺灣非常現代化、跟得上潮流等等。
臺灣夢自然會增加馬來西亞學生對臺灣高教的需求。因此,在這段時期,在臺馬生人數仍然持續成長。
2016 年至今:中國崛起
大約從 2016 年開始,中國高教開始強力爭奪人才,這對臺灣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壞消息。
前面提到,臺灣高教的獨占力最主要來自於以華文為教學媒介語。中國的崛起就意味著替代品的出現,臺灣的獨占力下滑,需求因而降低。
隨著中國的興起,尤其是「一帶一路」政策提供豐厚的獎學金,愈來愈多馬來西亞華裔學生選擇前往中國留學(甘明慧,2022)。另一方面,臺灣的文化產品正被其他國家取代,加劇了臺灣夢的消逝,降低馬來西亞學生對於臺灣高等教育的需求(黃子健,2016)。
正如來臺馬生反過來製造下一代學子到臺灣升學的誘因,中國未來也可能產生類似的現象,提供可以與臺灣競爭的另一個華文高教體系,逐漸擴大其優勢,使臺灣高教處於愈來愈不利的地位。
據教育部統計,臺灣大專院校的境外「學位生」中,110 學年度有 11,307 名馬生,占總人數的 17.3%,相較於 106 學年度的 13,433 人(24%),數字與占比皆下滑,雖然還有其他因素(例如疫情)造成上述結果,但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且馬來西亞曾是臺灣大專院校境外學生來源最多的東南亞國家,如今「學位生」與「非學位生」加總,則僅次於越南、印尼,位居第三。
不利因素:文憑承認、留才政策
除了外部的競爭,臺灣高等教育也有其內在的缺陷。一方面,臺灣的文憑在馬來西亞並未獲得普遍承認;另一方面,臺灣本地的留才政策也沒有完善配套,來臺馬生可能面臨就業碰壁的困境(卓福安,2016)。
文憑承認的問題在於,在各個專業領域,留臺馬生未必能取得政府的證照或認證。另外,部分企業可能認定來臺求學的馬來西亞學生語言能力較弱,因而拒絕他們的求職申請,這導致馬來西亞學生若畢業後想留在臺灣就業,可能不那麼順遂。有不少企業因為不了解相關政策,或認為雇用外籍人士需要複雜的手續,對於外籍員工的接納度也不那麼高。
總結來說,過去在僑教政策的背景下,諸多馬來西亞學生來臺就讀大專院校,對於偏好華文教育的學生,臺灣高教甚至有某種程度的獨占力。種種因素促成留臺馬生人數漸增,而這些學生回國後建立的網絡,又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於臺灣高教的需求。
但近年來各國競爭日漸激烈,尤其是中國的崛起使臺灣無法繼續獨霸華文高等教育。實際上,臺灣的馬來西亞學生在 2017 年達到高峰後,便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這或許便與中國「一帶一路」政策提供大量獎學金有關。以獨中為例,2015 年獨中畢業生僅有 2.65% 赴中升學,2018 年竟然飆升至 14.60%,超過臺灣的 13.38%(甘明慧,2022)。這無疑是臺灣爭取跨國人才的一大威脅。
臺灣必須思考如何改變現存的不利因素,增加外國學生來臺升學的誘因,重新提高其對於臺灣高教的需求,才不致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落居下風。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馬來西亞華裔學生,為何(不)來臺?──從供需角度看「臺灣夢」》,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馬來人」其實不等同「馬來西亞人」──台灣人對馬來西亞的五大誤解
作者簡介:
黃至磊,2004 年生於高雄,在臺灣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華人第二代,現就讀臺灣大學經濟學系一年級,為系學會學術部部員。父母都是道地的馬來西亞人,來臺灣就讀大學,而後繼續在這座多元共存的島嶼工作、生子。 出於對身分認同的好奇和困惑,從小就對於在臺馬來西亞華人的議題深感興趣。高中時曾以自身的家族史為主題,與同學共同撰寫〈漂流與生根:大馬華人在臺灣〉,投稿賴和基金會主辦的「全國高中臺灣人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