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診聊室】股票、ETF要在除權息前還是後買進比較好?

不論是股海老手或是投資小白,面對詭譎多變的股票市場總是會有許多實務上的疑難雜症,卻沒辦法靠自己查詢到解答,Yahoo奇摩股市每周定期「海巡」新聞留言區、Ptt、Dcard等投資社群,挖掘投資人實際遇到的投資盲點,並邀請各領域專家前來診「聊」,也歡迎讀者們於文章留言區留下你的疑問,就有機會得到詳盡的解答!

本周【投資診聊室】要來回答一題萬年考題:「ETF除息前還是後買進為佳?」高股息ETF族群今年表現亮眼,不少支ETF含息報酬都優於大盤表現,吸引眾多股民進場,每每在除權息旺季前,就會有人猶豫:ETF該在除權息前還是後買進?

投資人的萬年考題:股票跟ETF除權息前還是後買進為佳?(圖片來源:PTT截圖)
投資人的萬年考題:股票跟ETF除權息前還是後買進為佳?(圖片來源:PTT截圖)

這個提問是來自PTT網友的發文,網友自述:手上目前以0056、00878為主要配息來源,但注意到最近勢頭很猛的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未來四季仍有每季配出0.55元的實力,但是目前00919股價落於高檔,猶豫是否要在除息前買進,完整參與未來四季除息,還是除息後再上車?

先釐清投資目的:領股息還是賺價差?

聰明的投資人,在配置每支股票前,應該要先釐清每支投資標的的「策略目的」為何?

第一個分析維度:

  1. 這支股票是長線操作?例如長抱至少1年,以累積股息或資本利得

  2. 打算短線進出?例如,是領完幾次股息就會賣出?或者到一定價格位階就會調節賣出?

第二個分析維度:

  1. 領股息為主:購入這支股票,是為了每月、每季都可以拿到配息,打造穩定現金流嗎?

  2. 賺資本利得:購入這支股票,是為了股價的潛在成長空間,獲取整段的資本利得報酬嗎?

確認自己投資這支股票的「目的」後,才能決定你的進場策略。

觀察過往填息紀錄!小心領息只是「左手換右手」

例如,若你是長期投資者,一檔股票會抱個好幾年,甚至你還會定期定額投入,那麼其實除息前後買進,差異並不大。

若你是想要領股利為主,想要完整參與至少一到兩次的配息,那麼就得要關注這支股票或者ETF的過往填息紀錄了。

填息紀錄佳的股票,即便是在除息前投入,也不用太擔心「左手換右手」的問題,因為價差很快就能彌平;若過往填息紀錄不佳,每次配息完後都要等到好幾個月才能完成填息,而你又耐不住、抱不住的話,那就得要小心「領了股利、賠了價差」的問題。

搶領息,小心被扣到二代健保!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是二代健保問題。現行二代健保制度中,股利收入也被列入課徵範圍,而目前二代健保的起扣點為2萬元。

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單檔個股」的「單次」「現金股利+股票股利」超過2萬元,就會被課徵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精明的投資人,可以在除權息前試算一下:預計投資的這檔股票或ETF,單次領到的股利是否會超過2萬元?以此來評估,你是否要在除權息前進場,或者將部分資金用在除息前買進,將領取的股利降至2萬元以下,其餘的資金則於除權息後再投入,也是一種做法。

總而言之,最關鍵的還是要釐清自己的投資目的:打算長抱還是炒短線?這次投資目的是為了領股息還是賺價差?這支股票過往填息紀錄好嗎?符合我的策略嗎?擬定策略後再投入,才不會被除權息後的股價波動影響自己的投資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