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CPI高於警戒線 通膨能否降溫?學者看法兩極

主計總處今(11)日公布今年首季CPI年增率2.62%,仍高於通膨警戒線,雖然主計總處預測Q2有望回落至2%以下,但在油電雙漲的情況下,政大金融學系兼任教授殷乃平認為「沒那麼樂觀」,即便央行上月升息,影響幅度也有限;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則認為,隨著國際央行升息,通膨的情況會慢慢緩解。

今年首季CPI年增率2.62%,仍衝破通膨警戒線(圖/中央社提供)
今年首季CPI年增率2.62%,仍衝破通膨警戒線(圖/中央社提供)

全年CPI是否破3%?學者看法兩極

根據主計總處2月的預測今年全年CPI漲幅2.16%,殷乃平直言「應該沒那麼樂觀」,因為電價、油價調漲對於民眾生活成本影響很大,且國際上的通膨情況也還沒降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認為CPI年增率破3%的可能性還很大。

不過,也有學者持不同的看法,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就指出,通膨的情況雖然還在持續,但應該會逐步降溫,主要是因為升息讓全球的消費、投資需求出現顯著的下降,大眾商品的價格應該會跟著走跌。

近來國際原油價格雖然有稍微上揚,但吳大任認為,是市場太過敏感,過一陣子原油價格就會隨著需求下降慢慢回跌,全年CPI應該仍可望控制在2%左右,整體而言,台灣今年最大的挑戰恐怕還是出口衰退,而非通膨問題。

升息力道要大於國際 抑制通膨才有效果

殷乃平表示,通膨的問題短期要消失恐怕很難,這還牽涉到我們CPI的數字雖然看起來不高,但民生物資都在上漲,電費、汽油最近也都要在漲,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期望通膨降下來是比較困難的。

雖然央行3月升息半碼,但因為這樣我國利率水準相較於歐美等國仍偏低,殷乃平認為,升息對於控制通膨的效果有限,除非我們升息升到利率超過國際水準,效果也許才會比較明顯。不過他也坦言,通膨是全球都正在面臨的問題,即便台灣通膨破3%,在國際上仍算是相對不嚴重的。

控制通膨 從農產品自給率、匯率著手

國內通膨問題是否有解?殷乃平指出,針對民生物資的方面,尤其是農產品這塊,主要的問題就是國內農產品自給率太低,很多都依賴進口,如果農委會能夠使國內農產品產量增加、且價格比國際低,根本性的結構問題才有機會消失,但顯然農委會在這方面的努力還不夠。

廣告

另外還牽涉到匯率問題,殷乃平表示,前段時間可能為了減緩出口衰退的情況,國內的匯率是偏低的,這也導致進口物價相對比較高,若要抑制物價上漲情況,政府在這方面的政策可能也要平衡一下,讓匯率對於進口物價的衝擊變小一些。(審核:葉憶如)

延伸閱讀

Q1出口創14年新低是預料中 學者:這2政策恐成壓倒景氣最後稻草

慘!第1季出口額未達千億 年減19.2%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差

3月CPI年增2.35%!芭樂比去年貴5成 漲比雞蛋還兇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吳栢妤:5年記者經歷,曾任網路編譯,也跑過科技產業、政治線,期許以敏銳的觀察力、跨領域的視角,帶給讀者易讀又實用的金融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