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繁星計畫採計在校成績 國中校長正面看待

為落實蔡英文總統「全面免試」的目標,教育部長潘文忠上任後,隨即宣布3項推動策略,其中,「類繁星計畫」研擬採計國中生在校成績,再度讓家長團體憂心孩子的學業壓力將不減反增。不過,對實際的教學現場來說,有國中校長樂見採計在校成績,但期待包括學科以外的成績都能參採;也有校長認為,「類繁星計畫」無法顧及每個學生的權益,尤其對大型國中更是不公平。 ◎採計在校成績 家長憂走回頭路 台灣近幾年推動高中職免試入學,總被外界批評是「假免試」,因為在各就學區的「超額比序」中,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仍舊扮演關鍵角色,為了改善現況,新任教育部長潘文忠在上任第二天提出「類繁星計畫」,仿效讓各高中都有機會錄取「頂尖大學」的「繁星推薦」,由各免試入學就學區內的各國中,依據學生在校的學習表現推薦錄取高中職,使各國中的學生都有機會錄取所謂的「明星學校」。 由於這項方案有可能影響「明星學校」未來的學生來源,因此,大多的「明星高中」校長對「類繁星計畫」多持保留態度;另一方面,因為要採計國中生在校成績,再度讓家長擔心台灣的教育是否將走「回頭路」,使學生的升學壓力變得更大。 ◎校長支持 籲廣納各領域成績 不過,在國中端,師長們倒是對於「類繁星計畫」抱持正面看法。新北市永平高中校長劉淑芬表示,永平高中是完全中學,學校也有國中部學生,「類繁星計畫」若採計在校成績,其實有助於學生落實平日學習,也能給偏鄉學子更多選擇的機會。劉淑芬:『(原音)因為我覺得這個部分可以讓學生不是只有重視在免試入學的那一塊,也可以落實他平常在學校每一個階段的學習,這個部分我是樂見其成。那另外也能夠給偏鄉,還有一些比較屬於偏遠地區的孩子,因為在校成績方面的採計,能夠讓他們進入「明星學校」就學,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但劉淑芬強調,在校成績的採計必須包含國中各學習領域,才不會回到以前只重視學科成績的年代。劉淑芬:『(原音)可以讓孩子不是只有重視會考的那個學科成績,採計在校成績它可以七大領域、八大科,更能夠德、智、體、群、美,這方面認真的孩子可以更均衡這方面的學習,也讓學校有更多這方面的著力點,可以鼓勵孩子在每一個階段都要用心的付出跟努力。』 新北市永和國中校長陳玉芬也提到,目前在國中教學現場,學生的學習動機真的很薄弱,如果透過採計在校成績能適度給學生一些壓力,或許能讓學生更有學習動力。 ◎「遷戶籍」湧現? 校長看法異 只是,陳玉芬憂心,「類繁星計畫」讓各國中「校校平等」,對就讀都會區或大型學校的學生來說相當不公平,可能引發部分家長在孩子讀小學時,就想遷戶籍。陳玉芬:『(原音)這個學校學生的競爭比較激烈,我們的第六個不能推上來,可能他在別的學校有可能是第一個,有些老師的爭議在於說,這樣子學生的權益沒有一樣被照顧,但他也沒辦法,因為他就是學區內入學,他就是必須來永和國中,因為他也不是越區來的小孩,所以老師們就覺得他這樣選,大校就很不公平。』 新北市義學國中校長楊尚青則提出另一種觀點,他認為,國內家長為孩子遷戶籍的情況早就屢見不鮮,教育部推動「類繁星計畫」,反倒能讓一些非都會區的學生願意留在當地國中就學,因為不用遷戶籍,就有同樣的機會可錄取心目中的「明星學校」。楊尚青:『(原音)國中生很多人為了明星學校,為了競爭型的概念會遷戶籍,你知道像(台北市)明德國中跟石牌國中,幾乎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都來自於淡水沿線,(新北市)淡水國中、竹圍國中都搭捷運到石牌跟明德國中念書,如果你現在有那一個方案的話,這些人就可能留在淡水國中念,不會過去明德。以國中校長觀點,我覺得這個政策可以幫助優秀的孩子就近入學。』 ◎新方案應明確 不貿然上路 潘文忠一上任就喊出「全面免試」的政策目標,並規劃「類繁星計畫」,研擬採計國中生在校成績,但各高中給各國中的名額比例該如何分配、在校成績該如何採計,及是否仍會參考國中會考成績等細部內容都沒有明確說明,使親、師、生再度回到過去對入學分發制度感到不安的狀態。 國中校長們提醒,教學現場最擔心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部未來若真要推動「類繁星計畫」,也應該從當學年度新入學的國一生開始推行,不可貿然上路,影響已在學國中生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