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時代來臨!投資市場新寵兒「會跑的電腦」

半導體在摩爾定律證明下高速成長,從最初的單層電路板,一路發展到最新的五奈米製程,晶片體積越來越小,而效率卻越來越高,從個人電腦、行動電話、平板裝置,一直到最近的汽車工業,全都無法避免數位化的浪潮,而電動車(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更從過去油電混合進化至全電能,在未來增添自動化、智慧化元素後,便不僅是交通工具,更將成為「會跑的電腦」,料將引領下一波資訊產業革命潮的到來。

圖片來源:和泰汽車
圖片來源:和泰汽車

「我是IT人」這句話常被科技業者掛在嘴邊,意謂對於產業發展與科技更新有著強烈參與使命感。電動車剛推出時,因為跳脫傳統製車思維,搭載了許多電子技術,就曾被IT人笑稱「不過就是一台加上輪子的電腦而已」,但投資業界則獨具眼光,遠遠的就看見「這台會跑的電腦」背後所深藏的供應鏈蓬勃商機。

基於自然資源終將面臨耗盡的疑慮,汽車工業相當早就開始著手電動汽車研發,但在過去發展中,始終受制於電池材料的極限,包括儲能效率、行駛里程、回充時間、放電效率與安全性等,遲遲未能宣示跨入全電能領域,一直到了固態電池問世後,電池效率獲得改進,且成本大幅降低,能源車才正式進入純電動的里程碑。

純電動車問世後,歐美先進國家考量,雖然製造電動車所需的電能,仍會間接產生污染與碳排放,但整體而言,電動車能將車輛動能回充至電池,且電能也可以由潔淨能源如太陽能或風力、水力產生,還是比單純消耗汽油的車輛,相對節省資源,國際間也陸續對純電動車推出政策補貼獎勵,挪威更宣示在2025年禁售汽油車,使得電動車的滲透率於2020年超過單月新車銷售的六成,成為全世界推動永續發展最速國之一。

廣告

而在汽車大廠的表現上,除了眾所皆知的特斯拉,再推出多款車型後,宣示喊出2030年前,將加快年產量提升至2000萬輛外,新創電動車廠如拜騰、蔚來汽車、比亞迪、Lucid Motors等,也都加快開發速度,並以大量的汽車電子應用作為與競爭對手的區隔,這些新創車廠因為過去沒有傳統整車開發的包袱,相形之下對於電子應用程度具有高度想像空間,頗令市場期待。

傳統車廠則在既有成本與經驗的優勢下,以轉型的方式積極調整營運方向,包括福斯、奧迪、BMW等德國百年大廠則個別開發自家電動車平台,希望透過既有客戶回饋與供應商資源,將傳統製車技術,快速延伸至電動車領域;日本車廠則以又競又合的方式發展,雖然在電動車發展上各有各的策略,但在充電設施上,則具有超前部署的共識,包括本田、豐田、三菱、日產等四大車廠已透過共同投資充電設備廠商的方式,準備在2030年大量車款導入前,先做好充電環境的佈建與配套。

綜觀國際,不論國家或汽車工業界,都規劃約在2025年至2030年間,陸續到達汽車電動化的轉捩點,奧迪目標在2025年推出至少20款電動車,BMW則希望在2025年將電動車銷量提高至三成,馬自達訂定2030年不再推出燃油汽車的策略,都可見電動車的覆蓋率將在未來幾年內快速反轉,而電動車電子零組件占比較燃油車高出許多,這將成為台灣電子零組件廠商的新契機,預料將成為台灣資訊產業界的下一代革命潮。

★延伸閱讀★

想搭電動車獲利順風車?先了解三電鼎立

得電池者 為什麼得天下?

台灣新機會!童子賢:電動車產值是半導體的8倍

轉進電動車!郭台銘的盤算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