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25年來外匯存底增逾4,714億美元

【時報-台北電】中央銀行5日公布2022年12月外匯存底,單月月增27.31億美元、餘額來到5,549.32億美元,全年餘額增加65.24億美元,且連續25年均增加、創史上最長增加紀錄。合計前後二任總裁任期間,我國外匯存底增加4,714.3億美元,合新台幣高達14.47兆元。

央行統計,外匯存底1997年底時為835.02億美元,當年為年減45.36億美元或減少5.15%,1998年前總裁彭淮南上任後開始反轉,之後年年增加,25年來未再減少,直到2022年底增至5,549.32億美元,台灣外匯存底高居全球第四,僅次於大陸的3兆1,175億美元、日本的1兆1,052億美元、瑞士的8,329億美元。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民分析外匯存底增加的原因說,主要是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及歐元等主要貨幣對美元升值,以該等貨幣持有的外匯折成美元後金額增加。統計當月歐元勁揚3.01%,澳幣升值1.14%、英鎊上漲0.56%、人民幣大漲2.43%,日圓更狂升4.59%。

2022年全年外匯存底增加65.24億美元或1.19%,為2014年以來的低點,創八年來新低,主要是央行調節及美元走強。

央行統計並顯示,2022年12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部位,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折計4,596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83%。

蔡?民指出,外資餘額折計數約當外匯存底,數值變動的主要因素來自股市的漲跌,從長期變動來看,當台股下跌時,數值就會降低,甚至落到100%之下;股市在上漲階段,數值高過100%則是正常現象。而台股2022年自高點回落,指數位置年底時在萬四關卡附近,因此才降至100%以下。外資2022年12月本金加計盈餘匯出約30億美元,接近外資賣超台股800多億元的數字。(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孫彬訓/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