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調查:生活成本增加 民眾支應難度上升

2024年台灣金融生活調查由世新大學團隊和金研院共同完成,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右五)2日親自出席,世新校友、台灣金融研訓院長高一誠(左五)一起公布。圖/陳碧芬
2024年台灣金融生活調查由世新大學團隊和金研院共同完成,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右五)2日親自出席,世新校友、台灣金融研訓院長高一誠(左五)一起公布。圖/陳碧芬

台灣金融研訓院2日發布2024台灣金融生活調查報告,調查發現有三大部份特別重要,其一:民眾防詐意識快速提升,65%受訪者自信能夠識破並拒絕金融詐騙;其二,購屋及投資需求增加造就借貸熱潮升,選擇向金融機構借貸購屋或投資的比例增至56.3%,較2022年的43.6%大幅提升。

其三,金研院指出,2022年以來整體通膨上升,民眾日常支出面臨挑戰,79.3%的受訪者表示「支應生活」已不再輕鬆,相較於2022年的66.1%,比例明顯上升,認為非常容易的占比則自27.3%(2022)大幅減少到14.92%(2024)。

金研院表示,這是第三次的年度調查,涵蓋全台多區人口,深入分析台灣民眾在防詐意識、借貸需求、財務管理及金融風險抵抗力的現況與趨勢。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台灣金融健康力逐漸提升但財脆者仍有改善空間。詳細調查結果,在本期的台灣銀行家雜誌中刊登。

台灣金融研訓院普惠金融總處長傅清源透露,由於民眾的識詐程度提高,此次以電話進行的調查,被民眾「拒訪」的倍數是前次調查(2年前)的3倍,甚至被民眾向警方檢舉。

台灣金融研訓院長高一誠指出,今年的調查加入質性訪談,看到更多的「血肉」,更加突顯財務脆弱者的問題。圖/陳碧芬
台灣金融研訓院長高一誠指出,今年的調查加入質性訪談,看到更多的「血肉」,更加突顯財務脆弱者的問題。圖/陳碧芬

由於當前台灣財務脆弱者的金融行為與風險樣態,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結果。台灣金融研訓院長高一誠指出,因此在調查中增加質性訪談,由更多的血肉談話,找出財務脆弱者的內在問題。

台灣金融研訓院2024年台灣金融生活調查結果,突顯出國人金融行為的五大新發現。圖/陳碧芬
台灣金融研訓院2024年台灣金融生活調查結果,突顯出國人金融行為的五大新發現。圖/陳碧芬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財務脆弱者有共同的行為迷思,包括:一、緊急預備金的模糊界線;二、消費管理的極端分布;三、投資儲蓄混淆與衝動投資:四、快速致富的迷思與無視風險;五、對正規金融體系的不信任與脫離;六、買保險是社交而非金融行為;七、資訊來源的片面與過度自信;八、金融素養的M型分布。

傅清源表示,一旦民眾普遍有收入不足、不穩定的問題,必然無法規劃中長期的財務,而且在面臨債務情況下,會指責金融機構的審核流程繁瑣,因此只能尋求親友及非正規金融管道。所幸,此次調查已發現,金融風險抵抗力落於「低」與「極低」的財務脆弱者,比例有減少的趨勢。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陸成熟製程太瘋狂 恐面板化?謝金河曝3台廠最慘 台積電也被掃到
中信金上看5字頭?億元教授「富邦金停利、再狠賺戰狼金5成」:第2檔看好金控是它
大神專訪1》從4張台積電滾出逾2千萬身家 專職奶爸8年投資心法大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