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提醒正確用藥關鍵步驟! 控制心血管疾病該這樣做


【NOW健康 楊芷晴/高雄報導】心臟是人體維持機能的重要器官,一旦危及運作,健康警報就會響起!細數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腦中風、心律不整等,其致病因子正是與高血壓、心絞痛、高血脂息息相關。然而對於這些疾病的認知以及正確用藥的關鍵步驟卻容易被忽略,有鑑於此,東生華製藥與健康傳媒於5月27日在高雄舉辦「2023啟動心航線——全台護心大串聯」公益講座,邀請到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清煌、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鍾昇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內科主治醫師李美月,分別以「打造健康體質避免高血壓」、「心絞痛保命關鍵3步驟」、「揪出高血脂!別踩心血管地雷」主題進行專講,將正確的衛教知識分享給大眾。


血壓飆升恐增加腦中風發生率! 遵醫囑配合用藥控制


大家都應該知道,當血壓數值達130/80mmHg以上,即為高血壓!隨著血壓數值攀升,代表將面臨的併發症風險越高,國民健康署公布110年10大死因中,就有5項死因與高血壓有關,但哪些人是高風險群呢?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清煌解析,包含:家族遺傳、年齡增長、體重過重、缺乏運動、過量飲酒、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不良的飲食習慣,像是攝取過多鹽和飽和脂肪,及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飲食,或是患有糖尿病、腎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皆容易罹患高血壓。


▲高雄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清煌表示,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囑,定時服用藥物,並管控好血壓。(攝影/詹舒婷)


民眾一旦患有高血壓,容易造成心臟及其他器官的負擔,進而導致心臟病、心肌梗塞、冠心病、中風、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甚至是心臟衰竭!其中腦中風可能造成病人失能,也是罹患失智症的主要原因,林清煌醫師特別指出,台灣每40分鐘就有1人中風,患者事發後輕則有功能障礙,嚴重恐終身殘廢,因此民眾要記住辨別腦中風的方法,掌握「FAST」口訣,當遇到臉歪、嘴斜、手垂、大舌頭時,應記下時間(最後看到正常的時間),然後趕緊送醫,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林清煌醫師重申,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患者,一定要遵從醫囑,定時服用抗凝血、抗血小板、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等藥物,並且應定期管控血壓、血脂數值,來防止腦中風發生。而針對高血壓用藥部分,臨床上治療藥物有分很多種,包括: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張力素接器阻斷劑(ARBs)、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等,其中ACEI被證實適用層面最廣泛,能防止多種高血壓併發症,預防中風患者吸入性肺炎,並有效改善血壓,至於病患適合的藥物組合因人而異,建議民眾可諮詢主治醫師。


由於高血壓所帶來的多重疾病風險,林清煌醫師表示,民眾平常可採取以低脂高纖為主的得舒飲食、規律運動等生活習慣,來控制血壓。而18歲以上民眾應遵循國健署的建議,每年至少要量1次血壓,而高血壓患者則應每日留意自己的數值,且測量血壓時應遵守「722」原則,也就是連續「7」天量測血壓,早上起床後、晚上睡前各量1次,1天共「2」次,每次量「2」遍,左右手各1次,另外,測量血壓需注意以下7要領:


▸1.量測前半小時避免菸酒、喝含咖啡因的茶或咖啡和運動,靜坐休息5分鐘不說話。
▸2.壓脈帶量測處需移除衣物,避免捲起袖子,以免太緊而影響數值。
▸3.綁壓脈帶位置須置於手肘上方約2指幅,約可伸進2隻手指頭的鬆緊程度。
▸4.壓脈帶中心點與右心房位置同高,約位於胸骨中線。
▸5.挺直腰桿,靠著椅背,雙腳平放地面,不盤腳、不翹腳。
▸6.使用準確且校正過的上臂電子血壓計。
▸7.間隔1分鐘後再量測第2次,紀錄每次測量的收縮壓、舒張壓與脈博平均數。


遵循慢性冠心病藥物治療3部曲 新機轉藥物加強改善心絞痛


面對心血管疾病常見的心絞痛症狀,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鍾昇穎說明,心絞痛是一種因冠狀動脈狹窄導致血流不足,心肌缺氧所引起的胸痛現象,主要分為穩定型、不穩定型及變異型心絞痛,典型症狀通常為身體劇烈活動或情緒激動時感到胸悶、喘不過氣,非典型症狀則會有失眠、焦慮、呼吸急促、消化不良等症狀,且多發生於女性。另外,心絞痛會伴隨頭暈、冒冷汗、噁心嘔吐、疼痛轉移至下巴、肩膀、背部等位置,民眾在辨識上可多加留意。


▲高雄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鍾昇穎說明,心絞痛是一種因冠狀動脈狹窄導致血流不足,心肌缺氧所引起的胸痛現象。(攝影/詹舒婷)


鍾昇穎醫師透露,民眾若懷疑自己罹患心絞痛,應前往心臟內科門診進行檢查,臨床上可透過血液檢查、壓力測試、靜態心電圖、胸部X光、運動心電圖、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冠狀動脈血管攝影等方式來幫助醫師診斷,確認患者的心臟血管健康程度。若不幸確診,也能即時依病況選擇採用藥物治療、心導管氣球擴張及支架放置,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來改善症狀。


目前治療心絞痛,大多數人會先選擇服用藥物為主,鍾昇穎醫師描述,藥品可分成傳統藥物與新機轉藥物,傳統藥物雖然種類多,卻各有其副作用,如硝酸鹽類藥物容易造成頭痛、乙型受體阻滯劑和鈣離子通道阻滯劑會影響病患的心跳和血壓,且患者有合併其他疾病時,用藥上又會受到限制。為突破傳統藥物的治療困境,臨床上研發出1款新機轉藥物「延遲性鈉離子通道抑制劑」,能避免傳統藥物的缺點,幾乎無副作用且安全性高,經臨床實驗證實能改善心律不整、HbA1c血糖數值、心房顫動、微血管性心絞痛,提高了病患的生活品質。


不僅如此,台灣心臟學會最新發表的《慢性冠心症治療指引》(CCS guideline)中,也提出最新的慢性冠心病治療指引之「藥物治療3部曲」,建議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與傳統藥物的順序為:


▸步驟1:針對共病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


▸步驟2:優先使用對心肌缺血和微血管的心絞痛患者有較好治療效果且有心臟保護功能的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


▸步驟3:若病人在步驟1和2的藥物治療後仍持續有心絞痛症狀,則須加上傳統心絞痛藥物一起治療。


鍾昇穎醫師提醒大家,本身具三高、腎臟病、心衰竭、肥胖的患者,及有家族史、抽煙習慣和更年期女性皆為心絞痛的高危險群,建議須減重至BMI值介於18.5至24的標準體態,戒菸酒、多蔬果、多運動,透過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體態控制來減少心絞痛的發生率,保衛自己的健康。


血脂異常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醫:正確用藥降低壞膽固醇


民眾想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其中必須維持正常的血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內科主治醫師李美月示警,當人體血液中的脂質異常升高時,需注意是否患有高血脂症,脂質包含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酸甘油脂(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相較於具有抗氧化、促進血栓溶解及幫助血管壁脂質代謝的「好膽固醇」HDL,LDL被稱為「壞膽固醇」,因為它會在血管壁積聚並促進動脈粥狀硬化,而過高的TG則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內科主治醫師李美月指出,民眾一旦有高血脂症,有很高的機率也是代謝症候群的一。(攝影/詹舒婷)


臨床上發現,高血脂患者會出現眼瞼黃斑瘤、角膜白環的病徵,加上民眾一旦有高血脂症,有很高的機率也是代謝症候群的一員,李美月醫師補充,代謝症候群的判定標準包括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血壓(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空腹血糖值≧100mg/dL、空腹三酸甘油酯≧150mg/dL,這5項裡面如果有3項異常,就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隨著民眾年齡增加,男女高血脂盛行率越高,李美月醫師指出,高血脂的成因除了遺傳性不可控制外,其他像是肥胖、酒精攝取過量、缺乏運動、飲食習慣不佳、疾病因素及服用特定藥物等因素,皆可透過習慣改變來降低LDL並控制TG在正常值,因此建議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做到以下項目:


▸1.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優先選擇健康脂肪如橄欖油、芥花油和無調味堅果,避免含反式脂肪的油炸物,以及含飽和脂肪的麵包糕點、紅肉肥肉、全脂乳品、奶油和奶精等,維持低脂肪、高纖維的飲食,攝取豐富多樣化的蔬菜和少量水果。


▸2.規律運動: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跳繩等,可提高HDL,降低LDL和TG。


▸3.減少酒精攝取:過量的酒精會增加TG指數,因此需限制酒精攝取量。


▸4.控制體重:體重過重會導致高血脂,減重可幫助降低LDL和TG。


假如改變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血脂仍異常該怎麼辦?李美月醫師強調,民眾若有血脂指標,或高血脂相關問題,可以諮詢新陳代謝科、心臟內科的專業醫師。臨床上當民眾患有高血脂症時,通常會以降低LDL的藥物為主,其中斯他汀(Statins)藥物可減少肝臟合成膽固醇,降低20到60%的LDL,也會視患者情況搭配像是PCSK9抑制劑來增加分解LDL的作用,或膽固醇吸收抑制劑(ezetimibe) 減少小腸和肝臟吸收膽固醇。不過須持續留意,若出現TG降低LDL卻提高的翹翹板效應,此時應尋求主治醫師協助,重新調配藥方,考慮使用含有Niacin成份的複方降血脂藥物,並定期檢查血脂,維持身體健康。


相當重視ESG永續經營的東生華製藥,跟隨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No.3良好健康與福祉目標,舉辦健康公益講座期盼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質,透過專業醫師將正確的資訊包含疾病認知、正確用藥觀念或最新治療指引,以及預防疾病的保健知識,幫助民眾遠離疾病的威脅,擁有健康、良好的生活品質,今年特別規劃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與高雄舉辦全台巡迴衛教講座,獲得民眾相當熱烈的迴響!歡迎大家持續追蹤東生華FB,未來活動訊息不漏接:https://www.facebook.com/tshbiopharm


更多NOW健康報導
▸趙建銘弟趙建勳腦動脈瘤破裂亡 典型症狀為爆炸性頭痛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1年居首 新冠肺炎排名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