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債券是為了賺價差 還是為了避險?

許多投資人在2023年底,開始進行債券配置,然而,隨著股價創高,配置債券的投資人,也不禁徬徨,到底當時買債券,是該穩定領債息,還是為了賺取降息財,現在是否該出脫債券買股?

事實上,我一向都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待債券,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光是買股就能夠有不錯的年化報酬,那為何會需要佈局債券呢?這是因為,我們在審視宏觀經濟環境後,所做的資產配置。

正常我們在面臨風險時,主要包含非系統性風險與系統性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主要包含個股風險和成本風險。

個股風險,顧名思義就是個別公司經營的風險,一間企業可能受到環境變革、產業間競爭和公司內部問題,導致基本面越來越差,想要避免這種風險,就要盡可能購買多檔基本面優良的股票,以免讓全部資產被個股拖累。

小資族本金不多,沒辦法買這麼多檔個股,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購買ETF或基金,付少許的管理費達到產業風險分散的效果。

另一個風險,投資者比較少注意到,那就是成本風險。

成本風險,代表的是購買成本的風險,許多小資族資金不大,想要定期定額存股,但一張0050要10幾萬,小資族可能一年不過買兩三張,但光是一個月,股價變化就很大了,如果一年只能買兩張,很難成功的做到定期定額降低購買成本的效果。

為了避開這種購買成本無法均攤的風險,小資族資金夠可以買ETF,如果資金還是不夠,還是可以改購買零股,最好每個月都能有資金可以投入,把成本均攤在每一個月份上。

另外一個,是關於系統性風險,也當市場發生金融危機,或者大修正時,沒有一檔股票可以擋得過資產的下跌,即便你買了0050一樣會重挫,所以,在股價急噴時,投資者就該注意,如何避免系統性風險帶來的嚴重虧損,這個時候才會考量到債券型ETF。

從各大商品來觀察,當股市進行大幅度修正時,唯一能夠成功吸引資金流入避險的,就是美國公債市場。公債殖利率目前已接近5%,一方面具有穩定的現金流,同時公債很大程度降低資產的波動性,避免股災時讓資產嚴重虧損,所以,如果你買債券,是為了穩住資產波動,那不漲才有更多沖銷風險的機會在。

因此,如果投資人會考慮,是否要因為股市漲太多,決定賣出債券,本身就失去資產配置的作用,那還不如就定期定額股市,忽略系統性風險,所以才說,投資是一場無限遊戲,沒有搞清楚就下場玩,只會落入無間地獄。

買債券是為了賺價差 還是為了避險?
買債券是為了賺價差 還是為了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