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特定報關行 擬取消黃牌優惠

【時報-台北電】財政部關務署指出,實名認證制度上路約一年,但是卻有1,184件申訴案為民眾個資被做為人頭冒名進口包裹,為強化管制,關務署下半年鎖定特定報關行、研擬取消首次免罰優惠,包括涉及使用人頭進口與長期未做實名認證的報關行。

官員指出,以3月個人進口簡易報單約418.6萬件而言,其中316.2萬件為實名認證、約占76%。

目前我國實名認證人數約279萬人,關務署也持續推動外籍人士以居留證綁定註冊「EZ WAY易利委」APP,預計實名認證人數將增加10萬人~15萬人,約可達290萬人。

若未來實名認證比例達到85%以上,關務署將針對長期未做實名認證、涉及冒用人頭報關行取消首次免罰優惠,同時也針對頻繁未做實名認證、採用補件委任書的報關行加強查核,依照估算,最快今年下半年將啟動。

我國海外進口包裹實名制自2020年5月上路,民眾若未透過「EZ WAY易利委」APP完成實名認證或檢附紙本報關文件,海關對首次進口包裹將舉「黃牌」警告,貨物仍可進口至我國、僅收海關發函警告。但網購族第二次進口包裹時,若未做實名認證,海關將舉「紅牌」、不受理進口包裹要求,民眾須補齊實名認證或紙本委任書,否則包裹無法進口。

自今年1月到3月底,我國約有61.4萬個海外包裹落入黃牌範圍遭警告,另有113萬個包裹落入紅牌範圍、不受理通關。

關務署推動實名認證關鍵在查核高價低報、化整為零的包裹,過去不少業者為躲避海外包裹課稅門檻2千元,將高價包裹報為低價或拆分多個包裹通關,甚至有報關行冒用民眾個資做為進口人頭。

據關務署統計,進口包裹實名制約上路一年,冒名通關申訴案共1,742件,其中順利成案、移送行政調查的案件數約1,184件。

為抑制冒名通關,關務署也研擬在7月試行通報機制,若民眾在設定另行勾選「所有貨物需經同意」選項,其包裹必須經本人確認無誤才會放行通關,若一周未聯絡上則不予放行。(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林昱均/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