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前2月契稅實徵淨額28年新高 增幅4成7年最大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近年契稅實徵淨額及應稅件數多呈增勢,110年受多數縣市調整房屋標準單價等房屋現值計算基準,實徵淨額177.8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1成,111年因央行升息連帶衝擊房地市場交易,實徵數及件數同步緊縮,分別年減12.9%及8.1%,112年8月新青安貸款上路,下半年徵收情況逐步轉佳,全年實徵158億元,年增2.1%,今(113)年1-2月房市交易持續穩定成長,契稅實徵26.8億元,為民國86年以來同期最高,加上基數偏低,致增幅達4成,為近7年最大。依稅源來看,以買賣契為大宗,占實徵數及件數8~9成,贈與契次之,約占實徵數5%~8%,但因小額稅額案件居多,占應稅件數達2成。

契稅係當不動產所有權發生移轉時,如買賣、贈與、占有、承典等,取得所有權、占有權、典權者需要申報繳納之稅款,為地方政府稅收來源之一。

各縣市買賣契應稅件數主要集中在六都,112年合計24.9萬件,占全國逾7成,其中以新北市6萬件最多,台中市5萬餘件次之;台中市、台南市受惠於科技業擴廠帶動當地房屋需求,近5年件數分別成長24.6%、17.3%較多。

若以契稅申報金額級距細分,各縣市均以10萬元以下小額申報案件為主,占比多在8成以上;10萬至100萬元申報案件中,桃園市、台中市等地區隨公共建設陸續完工,新屋推案量增加,近5年增幅在6成上下,而台南市因112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影響較甚,減少近4成;100萬元以上大額案件因件數較少,各縣市增減幅度波動相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