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承壓 3大主題躍長線主流

過去一周來自經濟數據、央行官員言論預期消化、持續釋出企業財報牽動股市表現,反映在近一周全球股票基金資金流向,除拉丁美洲小幅淨流入,其餘地區多呈淨流出,資金情緒整體偏保守。

安聯投信表示,美債殖利率走高與借貸成本上揚,風險性資產近期承壓,8月初至今主要指數多呈負報酬,但成熟市場指數普遍較新興市場抗跌。

而MSCI世界指數11大類股也多走跌,其中,生醫與能源股表現相對佳,科技以及原物料股因漲高後表現較疲弱,產業出現輪動。

後市因升息進入尾聲,有利景氣逐步築底回溫,預期股市長期仍可望震盪走高,近來利率彈升、風險性資產壓力變大,但尚未出現衰退跡象,應不影響長期表現。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面對高利率可能維持更長更久的投資環境,消息面牽動美債殖利率短線有再攀升的風險,股市將面臨景氣下行的考驗,增添投資操作難度。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想要掌握高息但又不想承擔債券價格波動者,首選美元短期票券型基金,並透過精選收益複合債及美國穩定月收益平衡型基金,掌握多元收益機會。股市看好AI科技股票、全球氣候變遷主題型股票及亞洲股市(小型股、印度、日本)三大長線主流。

群益優化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認為,近期美股雖有回檔,但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表現仍相對穩健,第二季企業財報已大多發布完畢,表現大多亦較市場預期佳。

蔡詠裕分析,整體基本面與企業獲利面仍有撐,及科技創新題材持續發酵,且美國第三季經濟可望呈現上修趨勢,可望進一步提振風險情緒,後市表現仍不看淡。

短期市場雜音猶存,投資建議採多重產業配置,以平衡投資組合波動,包括新科技題材的AI、半導體,新消費題材的生醫、精品,及低碳基礎建設等可納入配置,以優化投資組合表現。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核四剩餘空地 火力電廠列選項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
大眾控AR HUD 進攻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