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臺灣自造者協會FabLab Taipei執行長洪堯泰孵化創意 做創業家引路人

「我希望找到工作和興趣之間的平衡」,臺灣自造者協會FabLab Taipei執行長洪堯泰創辦FabLab Taipei時,起心動念就是這麼簡單。十年來看到很多群眾募資案子成功、也有很多自學、創業者有了很好的發展,他直言,創辦這個場域就是要鼓勵大家把更多的創意實現!

洪堯泰成大畢業後就赴美念建築,畢業後在建築師事務所做了半年,本來希望長期留在美國工作,但「建築」這條路和想像中不太一樣。洪堯泰分析,不是本地人,華人建築師能夠接到的案子有限,大型的華人建築師事務所大多接的也都是一般住宅,這不是想做的事情。

移植Makerspace到台灣

後來有一個美國手工家具公司希望把產品資料以數位方式記錄下來,在把製造移到中國之時,能夠透過數位化完整呈現、降低品質差異。先前就讀南加州建築學院時,學校在電腦輔助設計領域正是排名第一,也因為這樣的背景,所以轉去傢具品牌公司服務,從一開始單純坐辦公室、把產品數位化,到後來變成中美兩地橋梁,聯絡設計和製造端,曾經一年飛了60班飛機。除了數位設計的背景之外,在工作的過程中頻繁接觸中國製造業,對於製造業的生產流程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公司受到影響,而且當時已經在美國工作十年,父母年紀也大了,就想到回台灣工作。不過回台找工作卻未如預期,洪堯泰表示,在美國公司做的是品牌、督促工廠做出符合品質的東西,台灣卻大多是代工製造,需要的能力和過去經驗沒有太大的關係。

廣告

面試了幾家,沒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開始思考自己想做什麼?有一天想到,如果找不到就自己創業吧!回想到在學校工廠打工的時候,碰到過很多有創意的人,有很多奇怪的project,接觸這些人、看到這些成果讓我有成就感,但是「Makerspace(自造者空間)」這樣的環境台灣還沒有,就決定建立這樣的環境。

實現小朋友當老闆心願

Fab Lab是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所推動的計畫,鼓勵資源共享,提供設備完善的開放式數位製造空間,洪堯泰就把這一套複製到台灣。

一開始自掏腰包投資了幾百萬,從零開始,創立FabLab Taipei,後來成立了臺灣自造者協會。起初就是一個社群活動中心的概念,大家帶著自己的project來。當時3D印表機開始興起,洪堯泰說,FabLab Taipei做了上百台3D印表機,也開了很多梯次的工作坊,後來連金仁寶集團要做3D印表機都前來取經。十年來,FabLab Taipei有了一些成果,洪堯泰開心的說,有一些小朋友透過Fab Lab讓人生有了變化,曾經有位12歲小朋友來、14歲就創業,現在已經是老闆。如果有自學能力、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有這個資源、場域,可以加速改變。

達人座右銘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Steve Jobs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
基金定期定額 出現品牌效應
英業達 攻5G專網智慧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