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上海根萊食品總經理史家怡掌握商機 助根萊成功轉型

1990年代,台商因應全球局勢開始西進布局,台灣食品原料廠根萊也在1997年前進中國大陸。

在那個餐飲店尚不普遍的時代,根萊成為第一波在大陸提供飲料原物料的企業,同時進軍餐飲業,因恰逢其時,鼎盛時期曾在大陸擁有超過500家連鎖餐廳。

2013年,上海根萊食品總經理史家怡接班,這時大陸的餐飲行業情況已翻新了一頁,市場逐漸飽和。但同時大健康行業興起,愈來愈多消費者開始注重健康。

為了再趕上新一波的榮景,史家怡接班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帶領公司正式從傳統的餐飲製造廠,轉型成為健康生技食品公司。

史家怡說,根萊有很多轉型優勢。首先,食品原物料跟生技產品原物料,都屬於食品原料範疇,銜接並不困難。

二是根萊很早就為了下一步做準備,並投入生物科技研發。

三是擁有台灣團隊,一定程度借重相對成熟的台灣技術進行食品萃取,也更容易連結全球最新的原物料,還可以協助客戶進行跨境生產與發貨。

四是在大陸市場發展超過20年,不僅擁有B端製造的經驗,也有C端市場的經驗,培養出快速觀察市場變化的專業與精準度。所以不管客戶要在微商、傳統電商,跨境電商上等各種場域經營,根萊都可以快速幫客戶抓準市場定位,策劃出精準的產品。

根據根萊網站介紹,公司提供客戶全球事業解決方案,零時差的產銷一體化和一站式服務,從原料科研、成分提取、半成品研發、原料壟斷,進而做到市場分析、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包裝製造、售後服務,幫助客戶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目前知名客戶包括雲南白藥、北京同仁堂、廣禾堂、華東醫藥等。

廣告

不過轉型與擴張的過程中難免遇上困難,史家怡說,這些時期一定要做團隊的調整,她引進許多專業經理人,但與原本的團隊磨合時,遇到不少困難。

史家怡為此下了不少苦心、用了很多方法,歷經五年的努力調整,終於在2018年迎接公司新一波成長,從2018年開始至今,業績每年都有3~4成的上升。

史家怡表示,根萊還在做很多的努力以追求更好品質,包括與台灣的學界,以及跟上海中醫藥大學合作,往更上游原料、藥食同源的中草藥等進行研發與提取,或者開發更高濃度、高劑量的生技原料等,要讓產品得到更多付加價值。

達人座右銘

海納百川

再擷取自身所用

史家怡表示,「我可以接受的框架很大,0~100全部收納進來後,在梳理成自己的東西」。她認為,可以盡量學習各種成功人士的特質跟方法,但不能「照搬硬用」在自己身上,因為可能不符合自己的需求與特質,而是要「咀嚼」後重新消化,變成自己能用的方式。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積電廠地 高市加速通關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
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