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招新制變革 新舊制一次看懂
為配合108課綱實施,考招制度也有新變革,首屆分科測驗落幕、今(27)日寄發成績通知單,包含考生分科測驗成績與學測使用於分發入學管道採計的成績;新制分科測驗只考2天,首度不考國、英、數乙,考科從指考的10科減為7科,究竟指考與分科測驗差別為何?入學管道和考招改革的內容為何?分發入學如何參採?《NOWnews今日新聞》整理大學入學管道與考招新制的變革。
108課綱以「核心素養」為課程發展主軸,在學習上,強調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為避免以考試成績為主要依據,大學招生維持多管道、多資料參採方式,其中以申請入學占大宗,並重視學習歷程,考招制度也跟著新課綱內容變革。
從高中升上大學有4種管道,特殊選才占比不到5%、繁星推薦占比15%、個人申請占比約50%、分發入學占比30%。
高中升大學的考招制度,主要為「申請入學」與「分發入學」,前者是學生以學測成績申請,通過大學第一階段篩選門檻後,進入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甄試的內容由各校系自訂,可能包括書面資料、面試、筆試、實作等,學生若沒有錄取到理想科系,則會參加指考,並以指考成績直接填志願序進行分發。
新制改名為「新型學測」和「分科測驗」,考試範圍不再依據年級區分,新型學測的範圍是部定必修,分科測驗的範圍則是部定必修與部定加深加廣選修;申請入學二階甄選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過去書審,且必採學習歷程檔案及規定占比,分發入學可採計分科測驗與學測成績。
學測與申請入學變革
111新型學測考科從舊制國文(含國寫)、英文、數學、社會以及自然,變更為國文(含國綜、國寫)、英文、數學A、數學B、社會、自然,考試時間從由2天拉長至3天,考生得自由選考,校系最多參採4科。
新型學測將數學拆為高數學需求的數學A,以及低數學需求的數學B,供考生自由選考,「申請入學中,各校系對數學的參採可以分為「只參採數A」、「只參採數B」、「同時參採數AB」、「不參採數AB」4種組合,若系組「同時參採數AB」作為檢定標準,考生只要其中一科達到標準,即表通過。
過去申請入學各校系二階甄選除了看學測成績,還包括校系自辦甄試,包括書審、筆試、面試、實作等,通常考生到高三才會製作備審資料,並上傳PDF檔,由校系自訂各項目的占分比率。
但新制以學習歷程檔案取代過去書審,並從高一開始製作,學習歷程包括基本資料、自傳與學習計畫、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等,且規定二階甄選必採學習歷程檔案,一般校系採計學習歷程檔案至少達20%、學測成績至多占甄試總成績50%。
分科測驗與分發入學變革
過去指定科目考試「指考」,總計10個考科,包括國、英、數乙、地理、歷史、公民、數甲、物理、化學、生物,依考試成績分發學校;111學年起更名為「分科測驗」,改考7科(國、英、數乙不考),並規定考試分發入學,各校系得採計學測、分科測驗、術科等合計3至5科,其中學測成績至多4科、分科測驗成績至少1科,考試時間則由原本的3天縮短為2天。
今年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數乙,校系要採計須看學測成績。教育部指出,按新課綱設計,國、英2科「可以教、無法考」,主因是分科測驗範圍包括高三的加深加廣選修,但國、英的選修課程範圍不同,如國文科包括國學常識、語文表達與傳播應用、各類文學選讀、專題閱讀研究,學生須從4科中選2科修習,各校選讀文章不一樣,無法統一命題。
而刪除數乙是為了減少考科來減輕升學負擔,但後續大學招聯會蒐集高中端、大學端意見,多數大學認為需要透過數乙尋覓商管人才,確定114學年度將恢復數乙考科。
另一大變革是不要讓學生分分計較,過去指考是以原始分數進行分發,但分科測驗改以級分進行分發,訂為各科60級分,級距是將前1%考生平均分數除以60,以1.5分為1個級距,因此只要在1.5分的級距內,與其他學生的成績都相同。
新型學測和分科測驗的考科中,以數學考科變化最大,108課綱數學科採差異化學習設計,高二學生數學為必修科目,分為數A(高數學需求)、數B(低數學需求);高三學生的數學為加深加廣選修,可選修數甲(高數學需求)、數乙(低數學需求)或不選修,因此111學年大學考招,學測數學首度分為數A、數B兩科,分科測驗不考數乙、只考數甲,讓大學考招變得更加複雜化。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新課綱首屆考試剛落幕 國教盟發布調查、檢視實施成效
分科測驗各科5標出爐!物理頂標44級分、鑑別度略低
考招新制爭議多 制度不公、升學壓力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