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有望重登韓最大出口國

韓國今年前五個月對美出口額超車對中國出口額,高出6.1億美元,按此趨勢,美國將有望暌違22年,再次成為韓國全年最大出口國。

去年12月是美國20年來首次取代中國,成為韓國單月最大出口國。根據韓國國家統計局、產業通商資源部、中小風險投資部10日聯合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今年1至5月對美出口總額達533億美元,超過同期對中國的累計出口額526.9億美元。

其中,2~4月韓對美出口更是出現連續3個月高於對中國出口。尤其4月,在汽車產業以及半導體需求飆升帶動下,韓對美的出口達到114億美元,寫下單月新高。

不過在5月,中國以114億美元的進口額重回榜首,單月進口為1.5年來最高點,歸因於電子產品和晶片需求帶動。而同期美國進口額達109億美元,年增15.6%,仍創歷史新高。

整體來看,韓國對美國的出口額自2017年以來持續成長,從2020年的741.1億美元一路攀升,在2023年時達1,157.1億美元,較同年對中國出口僅差距91億美元,為19年來最小差距,且對美出口占整體18.3%,超越東協國家總和的17.3%。

另一方面,韓國對中國出口則在2021年刷新歷史高點後一路縮水,主要因為中國經濟復甦緩慢,及中國供應鏈自給自足能力增加。去年韓國對中國的出口額占整體比重為19.7%,低於前一年的22.8%。

若按出口公司規模,韓國大型企業去年對美出口額達795.2億美元,超過對中國出口的762.9億美元,為20年來首次逆轉。而中小企業去年最大出口國仍是中國,不過預計今年也將被逆轉,因為中小企業第一季對美國累計出口額為47億美元,而對中國累計出口額僅43億美元。

韓國央行今年4月發表報告指出,在美國消費條件穩健、韓企對美投資擴大的推動下,預計韓對美出口將持續擴大。

儘管如此,該報告也提到,擔憂對美不斷增長的貿易順差,可能招致美國潛在制裁風險,因此建議政府考慮使能源和農產品進口管道多元化,部分產業「去美國化」以緩解壓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界關切能源政策 劉德音喊話 超前部署電力
明年Q4龍潭廠正式啟動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