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牛農反擊人造肉

工商時報【文鍾志恆】 美國牛肉商和其盟友正安排科學家和說客,在各層面對抗替代肉的崛起,以捍衛其傳統肉品市場。 ■Beef producers and their allies are marshalling food scientists and lobbyists as they defend their turf against meatless burgers. 人造肉風潮過去兩年在美國來勢洶洶,牛農已感受到這股威脅而開始聯手起來反擊。除了找科學家去證明真正肉類的營養成分是無法被取代,和替代肉的潛在健康風險,還想辦法遊說主管機關去監督人造肉產業,甚至認為替代肉不應冠上「肉」的名稱。 「假」肉蠶食肉品市場 對美國牛農來說,替代肉就是假「肉」之名對其傳統肉品市場侵門踏戶的敵人。美國畜牧業者協會(USCA)主席桂納(Kenny Graner)就是走在最前線反對替代肉的業界人士之一。 這些畜牧業者聯手推動主管機關去監督替代肉製造商,聘請科學家去測驗那些以植物成分來仿造肉類的潛在健康風險,不斷發起反擊運動去強調真正牛肉的營養好處同時,還拿狗糧來跟替代肉相提並論以貶低後者的食用價值。 推檢測、數位助理反擊 畜牧業者還利用谷歌與亞馬遜等語音助理裝置,打造他們自己的數位助理,以回答消費者對於牛肉和替代牛肉等相關問題。 牛肉產業過去兩年來推動立法,凡「牛肉」(beef)和肉(meat)等字眼,只能用在來自活牛身上的肉品,以植物仿製的素肉,或在實驗室以動物細胞研發出來的人造肉等,就禁止使用這些字眼。 目前已有12個州有各式標籤法限制替代肉在包裝上標示為「肉」,另有15個州在考慮跟進,聯邦的相關法案也已在10月份被提出。 現在已有愈來愈多餐廳和超市販售替代肉。因為新一代的替代肉以黃豆或黃豌豆的蛋白,結合馬鈴薯澱粉,加上甜根菜汁和其他成份等製造出來,在下鍋時能發出像煎烤真牛肉那樣的嘶嘶聲和肉汁,仿真度極高。 根據市調機構尼爾森資料,迄10月止的12個月,美國零售肉品銷售年跌0.4%,但替代肉卻成長8%。再往前的12個月,肉品銷售年跌0.8%而替代肉甚至大幅成長21%。 奶農遭遇 成前車之鑑 尼爾森指出,雖然替代肉占美國整體肉類銷售比率僅1%,但部分牛肉業者已視替代肉商Beyond和Impossible Foods等業績成長已開始威脅到其生存空間。 他們之所以如此緊張,是因為奶農的遭遇可做為其前車之鑑。 豆奶經過多年的推廣,現在已經取得奶品市占率約10%,至於傳統牛奶的銷售卻出現衰退。 為USCA擔任說客的牛農彼德森(Jess Peterson)說,任何時候只要有人逛超市去買替代肉產品而不是牛肉的話,他們即失去潛在客戶。雖然目前替代肉的銷售量很少,但這銷售數字終究會不斷增長。 其實牛農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因為多家速食業者已爭相在菜單上增加替代肉產品,像漢堡王就推出「不可能的華堡」(Impossible Whopper),連傳統肉品商泰森食品(Tyson Foods)等也在研發自家的仿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