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出口拚連13紅、全年估次高 川普恐再掀貿易戰埋警訊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財政部公布10月出口數據,表現落在預期區間之上緣,符合預期且偏強,規模並創歷年同月最高值,連續12個月成長,主因有四利多,全球經濟相當穩定成長、AI和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新品鋪貨動能、進入傳統外銷旺季。財政部也預估,今年11月出口規模落在393-408億美元之間,年增5-9%間,可望第13個月正成長;並預估今年全年進出口值將雙雙創下歷年次高,按主計總處預估全年成長8.7%的達成機率相當高,不過財政部預估年增不會超過1成。

而關於川普當選是否再起貿易戰和關稅,財政部就上一任的三面向分析,更提出一警訊,即當兩國貿易戰時,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升高,會影響投資跟消費意願,留意川普強烈的美國優先意識,美國保護主義、美中經貿對抗都恐延燒,而這兩項因素將會牽動全球經濟成長以及國家外貿表現不確定因素。

財政部說明,10月出口413.0億美元,月增1.8%,年增8.4%(按新台幣計算增7.7%),表現落在預期區間之上緣,符合預期且偏強,規模並創歷年同月最高值,連續12個月成長。主因有四利多,全球經濟相當穩定成長、AI和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新品鋪貨動能、進入傳統外銷旺季。而進口也連8個月正成長,主要為出口旺季備貨、AI供應鏈分工。

單月出口主要貨品表現,11個主要貨類有6項上升,資通與視聽產品獨占鰲頭,主要受惠新品上市效應還有科技創新需求,資通與視聽產品更已在前八月刷新歷年全年紀錄。傳產方面雖然不盡人意,但除了礦產品擴大減幅之外,其他貨類多少有所改善,如塑橡膠、化學品因過剩產能無力、對中國依賴度較高影響,但兩項10月出口減幅收斂。

主要出口國家/地區,10月對東協出口創歷年單月次高,對美國出口為同月最佳,對美出口連15個月正成長,除了科技力外,美國回流等也是其中因素。而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138.7億美元,年減3.0億美元或2.1%,對中出口沒有大好也沒有更壞。出口國家也有異軍突起之亮點,即對墨西哥大增,且增幅居各國之冠,墨西哥享有地理位子優勢,成為全球供應鏈重組下,廠商布局北美市場的重要據點,拉抬我國資通與視聽產品、零組件等需求,10月兩項產品出口值皆年增4倍以上。

展望未來,雖有地緣政治衝突、美中科技角力等不確定因素,增添總體經濟前景風險,惟隨主要國家放寬貨幣政策,有助活絡全球經貿動能,加上人工智慧等應用持續推展,國內半導體廠商兼具產能與製程優勢,得以適時掌握此波商機,以及年終消費旺季來臨,均可望維繫我國第4季出口穩健成長。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由於前10月受到全球供應鏈去化,基本面已改善,加上AI商機如火如荼,台灣出口處於上升周期,且台積電直言AI需求強勁,並支撐第四季業績,AI需求情境有保證,將不會有太多戲劇性變化,對我國外銷動能進一步得到有力支撐,預估今年全年進出口值將雙雙創下歷年次高,按主計總處預估全年成長8.7%的達成機率相當高,不過財政部預估年增不會超過1成。而今年11月出口預估,規模落在393-408億美元之間,年增5-9%間,可望第13個月正成長。

至於本周美國總統大選落幕,業界和專家討論熱絡,處長蔡美娜表示,財政部也只能提供概念性想法,川普此次高票當選且全面執政,將會強勢貫穿他想要的主張,但選舉語言包括貿易戰、提高關稅等是否實際落實仍待觀察,且對方國家也不會任憑挨打,甚至演變成互相報復,造成傷人傷己局面,相關措施川普政府預估也將審慎評估。

蔡處長進一步說明,就川普就任第一任時狀況分析,有些情境可以借鏡但並非完全雷同,如第一任就發動關稅,事後段落評估,參考性觀察點其一加徵關稅廠商提前兩三個月因應;第二加徵關稅之後,被打的競爭對手受益,有轉單效應,如台灣跟越南受惠好處;最後就是國內除了轉單效應,還有全球供應鏈重組也迫使台商回到台灣。但即使如此後續有貿易戰也並非會有轉單效應,歷史並不一定會再度重演,反而有一警訊,即當兩國貿易戰時,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升高,會影響投資跟消費意願,台灣當年有轉單且在美國市占率提高,但也影響全球經濟而減緩整體出口表現,所以對於川普就任之後,留意其強烈的美國優先意識,美國保護主義、美中經貿對抗都恐延續,這兩項因素會牽動全球經濟成長以及國家外貿表現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