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台灣供應鏈生態 東南亞難複製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7日表示,未來零組件供應鏈是「全球一家親」,不要迷戀過去幾十萬人大廠區迷思。童子賢剖析,未來東南亞電子供應鏈會變成「多點供應、集中製造」,例如泰國生產零件、越南供應包材、印尼提供模組,最後送到印度集中組裝製造。

童子賢笑稱,過去中國大陸一個廠區就有40~50萬人,從月球拿望遠鏡看,就像是幾十萬隻穿藍色制服的動物聚集在那裡。大陸模式很難在東南亞複製,沒有一個地方能擁有14億人口,又有成熟供應鏈。印度雖有14億人口,但沒有完全成熟的供應鏈。日本、韓國在越南等地投資很久,也少見單一廠區超過5萬人規模。

他認為,東南亞會是多個國家支援一個產品的新生態,童子賢分析,在台灣從台北跑到新竹就可搞定模具、零組件、半導體,這生態不會在東南亞完全複製。

童子賢強調「多點供應、集中製造」,未來零組件可能來自泰國、包材來自越南、模組來自印尼,最後送到印度組裝成手機、PC或其他產品。

對於印度發展願景,童子賢指出,印度有國家政策:「限制進口、在地製造」,和碩就跟進,在印度廠房持續擴大,良率已不可同日而語,過去大陸花三年克服的問題,到印度要花五年以上,目前和碩已在印度努力三年,越來越接近克服難關的轉折點。

他也指出,如果要把台灣和大陸的3成產能外移,就要在東南亞當地成立供應鏈、設備維修、工程支援等,基礎建設是初期最困難的,要用3成的產能帶動起生態系統,成功跨越轉折點,後面就會跟滾雪球一樣發展。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受訪時也指出,筆電產品比桌機要精小得多,目前台ODM廠在印度並沒有設置筆電產線,「緯創和鴻海有在印度設廠,但也都不是做筆電的」,他認為,「市場要夠大,才有可能推動這樣的政策」,除了印度,巴西也有在地生產的政策。考量競爭力和成本,施振榮認為以外包交給印度本土業者製造的合作模式就可行,目前大部分的PC業者也都採行這樣的模式。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11檔投信買超 逆勢加碼
斷鏈+疫情 Q3全球貿易量萎縮
13盞多頭明燈 外資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