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廠副理年薪爽領400萬 驚見友人「暴賺5千萬」嘆:自己真渺小

這幾年台灣半導體產業受惠全球晶片需求大幅提高,不少公司都賺的盆滿缽滿,也給予員工可觀的分紅,不過一山還有一山高,總是會有人領更多。有一位74年次的工程師不禁在Dcard發文感慨,即便年薪加年終已經拿超過400萬,還是看不到一些同業朋友的車尾燈,似乎科技業年領300萬已經是跨越貧窮線的基本標準。

原PO表示,自己是台大畢業,目前在台灣某IC廠擔任技術副理,去年年薪和年終總合領到超過400萬元,原以為收入已經在不錯水準,沒想到近來和朋友一聯絡,才發現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原PO秀出400萬薪資扣繳憑單。(圖/翻攝自Dcard)

原PO分享4個朋友的案例,A朋友(68年次)是中字輩碩士,早期在HTC當經理,後來部門被Google併走,去年領了600萬;B朋友(78年次)是台大電機、電子碩士,目前在聯發科擔任E9等級職位,去年也領600萬;C朋友(70年次)則為台大電機、電子碩士,在聯發科職位則達到E10,去年領800萬:D朋友(68年次)最驚人,8年前以200萬創業切入電子零組件產業,在3年前打入台積電機台供應鏈後,賺的錢直接三級跳,去年一整年獲利高達5000萬。

有網友指出,若是在前幾名的IC公司,菁英工程師、中堅工程師領到這個薪水並不足為奇,但很難代表科技業的平均。而他也認為,一些社經地位較高的人聚在一起,當然會得到「400萬只是基本水準」的結論。

也有網友分析,過去兩年美國管制半導體輸出,重創中國半導體產業,讓台灣一些獲利不好、快被中國買下的IC公司起死回生,再加上台灣疫情控制得宜,不少公司才能趁機大賺機會財。然而他也強調,年資夠長的人都很清楚2019年以前台灣IC產業的情況,擔心若台灣業者不能趁這波缺貨潮提升自我實力,恐怕未來景氣轉壞時,薪資又會被打回原型。

廣告

其餘網友則留言:「疫情爆發的前幾年,那時發哥E7、E8職等整年大概就100至200萬,E9職等都還不一定能破300萬呢,那時CP值很低」、「目前看身邊幾個剛進去的朋友例子,一線台商有快200萬,外商200萬以上」、「看了就想跳槽,不過我體力不好,晚上7點眼睛就累爆,辛苦錢還是留給別人吧」。

▼網友感慨似乎在科技業賺不到300萬,就跨越不了貧窮線。(圖/翻攝自Dcard)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醫學系哥哥暗笑牙醫弟分數低 畢業後反轉:他買雙B我騎車

加薪都被通膨吞了!主計處:平均月薪55K 海運業14萬登冠

開飲料店三個月就慘虧!老闆急喊共體時艱 請員工「回捐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