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大陸斷134項ECFA優惠 中部機械痛喊「生存空間遭壓縮」

【時報-台北電】繼去年12月大陸宣布終止丙烯等12項稅目進口產品關稅減讓後,對岸財政部又宣布今年6月15日開始,將終止原產於台灣的潤滑油基礎油等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使用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協定稅率,台中市長盧秀燕特別關切產業受影響情況,並籲請中央盤點受影響產業、協助業者分散市場,減少衝擊。

台中市為機械產業重鎮,烏日區溪南工商協進會理事長盧崑榮表示,機械業遭受中日夾擊,中低階市場有中國大陸低價搶單、高階市場則受日圓貶值影響競爭力,生存空間遭壓縮,又逢ECFA中止關稅減讓,處境雪上加霜,建議政府提供資金補助或利率優惠,協助企業提升研發技術及轉型。

潭雅神工業廠協會祕書長陳政鴻指出,ECFA中止關稅優惠,讓台廠出口成本比別人高,競爭力相對疲軟,建議政府應盡快與其他國家簽訂貿易協定,降低關稅,並輔導產業跨業媒合,創造不同的合作模式。甲安埔廠協會理事長張庭維則建議,政府應積極發展新南向國家的雙邊貿易,協助企業開拓新南向國家市場。

台中市府經發局指出,台中機械產業以出口導向,這次大陸宣布終止關稅減讓項目,包括風機、工具機暨零組件、車用零組件、自行車及其零組件等都受到影響,市府了解各產業園區狀況,包括豐洲科技園區、精科園區認為影響有限,但部分廠協會認為衝擊不小,再加上近幾年疫情、戰爭及日幣貶值等各種原因,使得台灣產業受到壓縮。(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林欣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