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加徵關稅成反向助攻 陸新能源車企 加速海外建廠

近日歐盟向比亞迪、吉利、上汽等中國電動車企加徵17.4%~38.1%不等的進口關稅,使得中歐關稅戰一觸即發。專家指出,歐盟此舉恐將促成原本「出海」熱情高漲的中國車企,加速在海外建廠,以規避歐盟關稅。

綜合外媒15日報導,歐盟12日宣布向中國車企加徵關稅,引發雙邊貿易緊張情勢升溫,中方揚言將採一切必要措施反制。而在中國擁有巨大市場利益與汽車工廠的德國,其經濟部長哈貝克將於17日當周訪中,與中國官員晤談推動「更公平的貿易條件」;德國交通部長更警告,若中歐衝突升級,「這對德國可能是災難性的」。

報導稱,近年中企加速向歐洲出口汽車,上汽去年在歐洲賣出24.29萬輛汽車,位居第一,勝過比亞迪、吉利,但在歐盟調查中被認為「不夠配合」。此前,歐盟已對中國電動車課徵10%的一般關稅,算上此次加徵關稅,中國電動車要進入歐洲必須要上繳27.4%~48.1%的關稅,預料將讓中國電動車對歐盟的出口量減少15%~30%。

但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指出,即使如此,中國車企在歐洲售車依然可享有比國內更高的利潤。據估算,即使加增30%的關稅,比亞迪在歐盟市場的利潤仍可比中國高出15%。因此若要讓中國車企在歐洲市場卻步,關稅稅率可能需要達到40%~50%,對於比亞迪這樣擅於垂直整合的製造商,關稅還需要調升更高。

事實上,不止歐盟,此前已有美國、土耳其、墨西哥、巴西等多國對中國汽車加徵關稅,英國、加拿大等國也可能效仿跟進。中國業內人士表示,歐盟關稅措施對於尚未在歐洲擁有工廠的中國車企影響較大,透過在歐盟或第三地設廠,成為未來中國車企因應各類國際市場環境變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廣告

報導稱,一些中國車企已開始在歐洲建廠,或與當地公司建立合資企業。譬如比亞迪歐洲首家乘用車工廠位於匈牙利,預計2025年建成投產,上汽已於2023年重啟歐洲工廠的選址工作,計畫透過名爵(MG)將新能源汽車技術引入歐洲。吉利旗下富豪在瑞典、比利時、荷蘭均設有工廠,另在白俄羅斯擁有汽車製造廠。蔚來、長安、廣汽等車企同樣也提出歐洲設廠目標。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新冠疫情升溫 西安緊急封城 恐衝擊半導體、汽車產業…
中鋼內銷價 傾向開平低盤
13盞多頭明燈 外資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