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無法判別貨物稅類別 可預審

科技迅速發展,各類產品推陳出新,當前許多貨品已無法單以產品外觀或名稱來判斷是否應課徵貨物稅,對此,國稅局指出,若是產製廠商無法確定貨物稅的課稅標準或類別,可預先申請查核審認,避免事後還須補稅、受罰。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舉例,像是「電器類」中的「氣炸鍋」產品,雖然外觀和內部構造都與傳統電烤箱截然不同,但加熱原理、產品主要功能及適用的電器檢驗標準等要件,都與貨物稅條例規定的電烤箱相同,屬於貨物稅條例規定中「電烤箱」的項目,應課徵15%貨物稅。

國稅局表示,「氣炸鍋」以烘烤食物為主要功能、具有封閉箱體,這類新型態的家電產品就是因應時代氛圍的變化而出現,它能呼應消費者對少油少鹽少糖的料理需求,且主打烹飪過程中不需用油、占用空間小等特點,成為不少家庭常備的家電產品。

貨物稅,是針對特定類別貨物於國內產製出廠或自國外進口時課徵。國稅局說明,目前課徵貨物稅類別有:橡膠輪胎、水泥、飲料品、平板玻璃、油氣類、電器類及車輛類等七大類貨物,每一特定貨物課徵都有立法目的,各類別的課稅標準會隨產品結構功能不同而異。

不過,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型產品不斷推出,國稅局坦言,確實難以只憑藉產品名稱或外觀來認定應否課徵貨物稅,若產製廠商對新型產品應否課徵貨物稅有疑慮,可先向所在地稽徵機關申請預先審核,辦理手續後再出廠,避免被查獲後,除要補稅,還須受罰。

國稅局分析,廠商為迎合消費者需求,部分新型電器產品多朝向「單機一體多功能」研發製造,因此,新型產品的外觀與其內部構件大多與傳統電器產品有很大的差異。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廣達擴產 加碼美國投資
台泥認購飛宏私募 攻儲能
台股回跌 兩大內資百億護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