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股王保瑞送件申請櫃轉市,是否掀骨牌效應值得關注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證交所今(6)日發布新聞稿,保瑞藥業(6472)6日已送件申請股票上市。證交所近年積極向生技業招手,5日更宣布「強化生技產業發展策略」,要衝刺生技醫療產業市值達5,000億元,保瑞貴為生技股王,今年7月股價一度衝破千元,具指標意義,本次申請是否掀起骨牌效,引發更多上櫃及興櫃股轉向申請上市,值得關注。證交所6日發布新聞稿,保瑞藥業於6日送件申請股票上市,為112年度第13家國內公司申請股票上市。保瑞目前實收資本額10.08億元,主要產品為西藥代理及銷售、藥品製造、新劑型藥品開發、保健品研發及銷售,111年度稅前淨利18.4億元,每股盈餘18.52元。

決定申請從上櫃轉上市,保瑞表示,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及其團隊積極推動保瑞櫃轉市,並責成專屬團隊與保瑞經營團隊交流,協助相關上市作業,而董事會考量公司自2017年掛牌至今,股本規模已從不到3億元增長至10億元,營收規模亦從3億元大幅增長突破100億元,營運模式已較上櫃時大幅改變,現階段的策略是CDMO以及全球銷售雙引擎策略發展,除了自身業務營運成長動能外,亦將持續透過併購合適標的快速增長,認為掛上市板塊,將更符合保瑞對於未來的規劃,要求經營團隊謹慎評估可行性及適切性。

保瑞指出,身為國際級的藥廠,近年不斷拓展全球CDMO及藥品銷售業務,也評估多起國外潛在標的,不論是客戶還是潛在併購對象,其中不乏海外知名掛牌公司,證明保瑞在海外是具備一定知名度的企業,惟海外企業對於國內上市/上櫃公司之差異認知有限,基於台灣上市公司之英文呈現為listed company,認知上較為直觀,且上市亦為台灣掛牌公司的主要板塊,更具知名度,保瑞轉上市板塊,將有利保瑞藥業未來進行併購和業務之爭取。再者,上市板塊有利外資、基金追蹤。

保瑞指出,近年積極透過併購和組織調整,集團旗下已有多間具規模性之子公司,因應集團策略發展以及分工明確,亦陸續有上市櫃計畫,以保瑞藥業發展歷程為鑑,在櫃買中心的審查與輔導下穩健成長與茁壯,才有目前這樣的市值與規模,未來子公司的IPO計畫均優先以申請上櫃為目標。

證交所看好生技醫療為下一世代新興產業,近年積極向上櫃、興櫃生技公司招手,5日更大動作推出「強化生技產業發展策略」,未來將結合一般板與創新板力量,於三年內將生技產業市值占比提升至2%,替臺灣證券市場擘劃下一個十年,形塑產業新藍圖,打造上市新聚落,目標將生技醫療產業市值進一步擴增至5%。

雖然上櫃生技申請轉上市不是新聞,如生技上市公司南光(1752)、美時(1795)都是從上櫃轉上市,但保瑞為生技股王,今年7月除權息前股價一度衝破千元,在市場具有指標意義,本次申請由上櫃轉上市,是否引發更多上櫃及興櫃股轉向申請上市,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