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族群》起風了!貨櫃、散裝輪漲 外資猛敲航運 只因這2字

【時報-台北電】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報價連20周下跌,惟波羅地海指數(BDI)中止連12跌,市場人士認為,主要是貨量不足,引發殺價搶貨,預期國曆、農曆年前,歐美會趕在亞洲生產基地放長假前拉貨,若貨量足,加上艙位調控,運價有機會止穩;航運類股指數連四彈,今(8)日由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萬海(2615)領漲,更成為大盤撐盤要角。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近日來上漲有量,且有市場主流,有題材的情況下,短線反彈可望持續,有機會挑戰季線,在搶反彈的過程中,包括主流的IP股、跌深的航運股、新能源車、伺服器等可以留意。

籌碼面來看,外資近30個交易日已回補陽明36,541張、萬海25,309張、長榮24,992張,即便消費需求減弱,受到通膨、升息等影響旺季不旺,航運類股偏空但已「跌深」,外資仍逆風逢低加碼。

以基本面觀察,長榮海運第三季稅後盈餘繳出1,006.98億元、年增26%亮眼成績單,連三季「海」賺千億元,若以減資後的21.16億股(即股本211.6億元),每股獲利高達143.8元,成為史上首家EPS破百的航運股;貨櫃三雄前三季獲利已超過去年一整年獲利,全年度有望挑戰稅後純益達6,000億大關,若以去年配息率四、五成概算,配息總金額有機會超過3,000億元。

攬貨業龍頭台驊控投(2636)董事會日前宣布執行買回一萬張的庫藏股,捍衛股價,是繼航空貨攬業者中菲行(5609)之後,第二家實施庫藏股的航運股,顯見股價已超跌,公司派決定「自己股價自己救」。

散裝航運一哥慧洋-KY(2637)自結前10月稅前淨利破百億元創新高,獲利超越去年全年,前三季合併營收196.62億元,歸屬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94.8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12.71元;散裝航運第四季為傳統北美穀物、冬季煤礦等出貨旺季,預期未來兩個月大宗原物料運輸需求持穩。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新聞來源:旺得富理財網 黃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