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福-KY董座直言今年費用已有感降低,二相似藥取證「快了」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泰福-KY(6541)董事長陳林正20日表示,營運雙軌發展策略確立,「要長大要先瘦身」,上任以來努力降低費用,相較去年現金燒掉超過4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4億元),今年努力撙節已有感降低費用。CDMO已有多個案子在爭取,期望逐步帶來現金流,至於股東引頸企盼的二個相似藥藥證,他說,TX 01只剩最後的標籤問題,公司已經在「standby」,而TX 05最晚7月補件,重新提出藥證申請。上任即將屆半年,陳林正說,公司有優秀的生物藥開發和生產能力基礎,營運策略就是生物相似藥、CDMO雙軌並進,一樣是做抗體、做大分子藥,這是泰福的核心優勢,從財務角度就是著眼現金收入,未來讓現金壓力降低。

泰福發展CDMO有四大優勢,一、相似藥背景:相似藥的進入門檻,比新藥更高,過去團隊發展經驗幫公司在CDMO業務加值很多。二、通過美國FDA查廠:在南加州CDMO廠、甚至美國的小型CDMO廠中,都沒有FDA查廠通過的經驗,我們是滿獨特的。三、美國新生物法影響:已經看到美國生技公司很急,停止在無錫藥德康明案子,要把案子轉出去,想找美國當地CDMO廠。四、自己背後Delos Capital Fund生技資金的資源支持,可以獲得較多連結與機會。

他強調,泰福發展CDMO基礎已經打好,但發展只是剛開始,不要說一下子很多案子,成績很重要,但要從小做到大,目前美國已有2個潛在客戶在談,其中一個泰福幫忙解決技術問題,爭取後續更大案子,台灣案源也會努力爭取,今年營收貢獻不到1000萬美元。

營運有挑戰就是要調整,除了收入慢慢起來,降低費用更是首要之務,他說,上半年努力撙節費用,考量相似藥與CDMO的DNA不一樣,過去資源投入就是為了拿藥證,上半年已大力度整頓做改革,相較去年現金燒掉超過4500萬美元,今年努力撙節已有感降低費用,下半年會繼續努力。

TX 01的藥證,對於美國FDA的問題幾乎都已解決,只剩標籤問題,應該是最後一關,公司已經在「standby」,這是很重要的里程碑,泰福將是台灣第一家拿到美國生物相似藥的藥證的公司。而TX 05,主要是FDA要求與原廠藥Herceptin在結合效力上一致性提出補充說明,我們已經改採其他分析方式,最晚7月補件,重新提出藥證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