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和礦業股疲弱,道瓊歐洲600指數週三續跌0.34%,科技股成大盤浮木

【財訊快報/陳孟朔】媒體報導中國可能對進口汽車提高關稅後,汽車製造商遭拋售,加上基本金屬價格集體回挫,礦業股賣壓沉重;歐股週三追低0.34%,連二黑,退回逾一週新低,科技股則在AI晶片龍頭Nvidia財報公布前展現吸金魅力,成為大盤主要浮木。道瓊歐洲600指數繼上日跌0.94點或0.18%後,再跌1.77點或0.34%,收在521.18點為5月13日以來最低,主權公債殖利率上升也帶來壓力。

數據顯示,英國4月通膨放緩程度不及預期,英股富時100指數跌0.55%,同日,法股CAC-40指數收挫0.61%,德國DAX指數收低0.25%。

汽車類股跌1.35%,為二十大類股第二賣壓中心,只比挫跌1.96%的礦業股稍好,觸及逾三個月最低,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和福斯汽車跌幅在0.7%至1.7%不等。

一位隸屬於政府的汽車研究機構的專家告訴中國《環球時報》,中國應該將大排量汽油車的進口關稅提高到25%。中國面臨美國大幅提高的汽車進口關稅,而且進入歐盟還可能需要繳納額外的關稅。

歐盟執委會10月啟動一項調查,調查中國生產的全電動汽車是否獲得不公平的補貼,是否有必要徵收更多關稅。歐盟可能在7月徵收暫時性關稅。

科技類股逆勢漲0.58%,為第二大買氣中心,僅次於漲0.79%的不動產類股,投資人在等待人工智慧(AI)題材寵兒Nvidia財報,以判斷近期的市場漲勢能否持續。

瑞銀集團全球家族與機構財富首席投資官Maximilian Kunkel表示,「全球半導體無疑是我們認為能從對AI的持續需求中大幅受益的一個領域,在某種程度上,一些歐洲企業也能從中受益。迄今為止,我們在獲利方面看到的最大題材是,美國和歐元區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路透公布最新調查顯示,歐股的漲勢令其在2024年下半年可能出現回調,但經濟復甦的跡象和降息週期的啟動可能會在下一年再次推動歐股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