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存1萬退休金滾出1300萬元 專家6字訣教戰

台灣明(2025)年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突破20%,磊山保經台中營運處業務副總何美齡提出「先求有,再求好」6字訣,根據人生階段的需求進行分階段的保障規畫,並呼籲民眾從剛踏入社會時,每月存1萬元,到64歲退休金就能滾出1300萬元,有效利用時間複利效應,為退休生活提供可靠的經濟基石。25歲跟35開始存,時間差就少了600萬元。

延伸閱讀》上班族平均58歲就想退休 留意四大風險需面對

每月存1萬64歲退休金滾出1300萬元 專家6字訣教戰。圖/取自Getty Images
每月存1萬64歲退休金滾出1300萬元 專家6字訣教戰。圖/取自Getty Images (PonyWang via Getty Images)

台灣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意味著醫療需求和長期照護壓力勢必大幅增加,同時,勞動力減少與撫養比升高,使青壯年面臨愈加沉重的經濟負擔。若民眾單靠政府提供的基本保障,可能無法滿足退休後的生活需求。磊山保經呼籲民眾從剛踏入社會時,就應該系統性的盤點財務資源,並妥善規畫醫療與長期照護風險的轉嫁策略。

透過「先求有,再求好」的人生規畫,滿足多元需求

針對每個人不同的經濟能力與負擔條件,磊山保經台中營運處業務副總何美齡提出「先求有,再求好」的規畫原則,強調民眾應根據人生階段的需求進行分階段的保障規劃。她建議從基礎保障著手,例如醫療險與壽險,優先應對日常風險,隨後逐步增加重大疾病險、長期照護險,以及年金險、儲蓄險與投資險等進階保障,逐層構建完善的財務與風險管理。

同時,她特別強調動態調整的重要性,定期檢視人生規畫,確保保障內容隨需求變化同步更新,避免保障不足或過度配置所帶來的壓力,這樣的做法不僅能輕鬆應對生命中的各種挑戰,更能實現生活的長期安穩與無憂。

財務規畫應從入社會第一天開始,複利效應讓您從容面對退休及各階段需求

在財務規劃方面,何美齡建議從分析收入與支出結構著手,檢視現有的投資與儲蓄方式,確認風險管理策略是否完善,並制定符合個人目標的行動計畫,定期檢視並調整策略,有效利用複利效應,不僅可以穩健累積資金,還能為退休生活提供可靠的經濟基石。

以25歲的小陳為例,他每月存下一萬元,進行財務規劃,投入年報酬率6 %的投資型保單中,連續存款20年,等到64歲退休時,可領約一千三百多萬,且第一時間就擁有百萬身價保障家庭;而他的同學小張認為退休規劃不急,直到35歲才開始儲蓄,同樣投入6 %報酬率的投資型保單,每月存一萬元存20年,累積至64歲,僅可領約七百多萬。

兩者起步時間的差距,雖投入一樣的儲蓄,最終竟相差近六百萬元,充分彰顯提早財務規劃的重要性。磊山保經提醒,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民眾要關注的不僅是當下的生活,更需要即早進行準備,善用工具為人生每一個階段做好準備,才能享受快樂的退休人生。

退休試算表。圖/磊山保經提供
退休試算表。圖/磊山保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