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梅雨」型態大不同!氣象局:夏季季風是關鍵
生活中心/黃笙報導
中央氣象局近期發布5月20日至6月16日的「月長期天氣展望」,其中提到根據最新預報顯示,梅雨鋒面滯留期間的持續性降雨要等到6月才有機會,且颱風的生成將會影響鋒面雨帶的位置,令水情吃緊的南部民眾內心頗感焦灼。不過氣象局近日在社群發文解釋「梅雨」一詞時,特地指出梅雨並非「清明時節雨紛紛」所描繪的「春雨」,強調2者的降雨型態有非常大的不同,其中「夏季季風」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梅雨」一詞的由來
所謂的「梅雨」起源於中國華中地區,指的是黃梅成熟季節時下的雨,每年的6、7月華中地區會進入一段汛期,氣候上潮濕、多雨且容易氾濫,該詞彙時常出現在許多古典文學典籍中。而台灣和中國華南地區雖然在5、6月也有降雨高峰,當時卻是並非以「梅雨」稱呼(華南地區稱其為「前汛期」),直到戰後台灣大氣相關的科學研究領域漸漸發展起來,學者們發現該波降雨高峰的發生機制和「梅雨」非常類似,便改以「梅雨」稱呼這時期的雨,其中台灣氣象學者陳泰然在研究中大量使用該詞,對「梅雨」的普遍使用帶來極大影響。
「梅雨」為東亞獨有的天氣系統
「梅雨」約在每年的5到7月發生,會隨著時間逐漸向北移動,在台灣、華南、華中及日韓地區停留,近年為消弭過去對「出梅、入梅」定義的分歧,氣象局已將梅雨季定義為整個5、6月,不再聚焦於「滯留鋒」或連續下雨日數的定義,而是將移動性冷鋒等天氣型態都納入。這段時間的降雨型態和機制,已經與3、4月「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春雨」有顯著的不同,相比於春雨的綿綿細雨,兇悍的梅雨容易出現高度致災的強降雨,是僅次於颱風的第2大天氣災害。
「層狀降水」與「對流性降水」
冬天(冷季)的雨特色是「雨滴小、範圍廣、時間連續」,這類綿綿不絕、強度又相對溫和的降雨型態,在氣象上稱為「層狀降水」,給人較為柔和的感覺,也很少聽到雷聲;但隨著時序接近夏天(暖季),雨滴較大、時間和空間分佈較不均勻的「對流性降水」開始出現,容易在短時間內就讓人淋成落湯雞,夏天常見的午後雷陣雨就是其中1類,2種型態在物理上的關鍵差異在於--「空氣垂直運動的速度」(vertical motion)。
層狀降水中,雲內空氣的垂直速度大約是每秒數公分至數十公分;對流性降水中,速度卻可達每秒數公尺至數十公尺不等。所以根據熱力理論,要出現對流性降水的現象,近地面的大氣必須夠暖、夠濕,這樣才可以產生足夠的向上浮力,空氣的垂直運動就會越快,而隨著季節轉換拉長的日照,便在「增暖又增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梅雨的重要推手:夏季季風
由於比熱不同的關係,陸地回溫速度比海洋快得多,因此隨著日照不斷增加,海洋和陸地之間吹的風會開始轉向,形成大範圍由海洋吹向陸地的「夏季季風」,使得大氣底層明顯增暖、增濕,導致梅雨可說是季節轉換的關鍵指標,而受到東亞海陸分佈位置與科氏力的影響,吹向台灣的恰好是西南風。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下雨下到心厭世!宜蘭人曝對抗潮濕「3大妙招」
等嘸顯著梅雨季?氣象局揭「和2016年類似」
瑪娃強颱威力震撼!鄭明典曝「深紅對稱圓」:雲系結實
◤迎戰梅雨季◢
除濕機限時下殺 現貨快速出
必備除濕包 杜絕衣櫃發霉
天氣不穩定 包包必帶晴雨傘
出門必備 好看又好穿雨鞋這裡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