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疲軟提振 日本5月出口增幅為1年半以來最大

由於日元持續疲軟,日本 5 月出口額實現自 2022 年 11 月以來最大增幅,日本財務省周三 (19 日) 公布,日本 5 月份出口較上年同期成長 13.5%,為連續第六個月成長。這一增幅超過了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的 12.7%。

報告稱,5 月份出口額為 8.27 兆日元 (約 52 億美元),5 月進口年增 9.5%,達到 9.49 兆日元,連續第二個月增長。進口增加主要是由於石腦油 (粗汽油) 等石油產品影響,以及原油進口價格上漲。

貿易赤字從 4 月的 4660 億日元擴大至 1.22 兆日元,這是連續第二個月出現赤字。

分地區看,日本對美國出口成長 23.9%,對中國出口成長 17.8%,對歐盟出口下降 10.1%。

從出口產品畫分來看,汽車出口成長 13.6%,包括半導體製造設備和電子元件也有所成長。

農林中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 Takeshi Minami 表示,「出口大幅增長是由於日元疲軟造成的,但實際需求並不那麼強勁。」

Minami 說:「對歐洲的出口正在疲軟,對美國的出口正在見頂,而中國的需求正在努力增長。」他補充說,由於未來整體出口可能放緩,並不能指望出口成為未來 1-2 年增長的主要引擎。

日本財務省指出,5 月美元兌日元的平均匯率為 155.48,日元較上年同期貶值了 14.9%。

中國經濟是全球成長的關鍵引擎,但在曠日持久的房地產產業危機中,中國經濟在新冠疫情後一直難以實現穩健復甦。這損害了日本等主要出口國的經濟,並讓國內消費者承擔了更多促進整體成長的責任。

海外需求的潛在疲軟,可能會粉碎政策制定者關於出口將抵消國內消費不振的希望。

路透社短觀報告顯示,6 月大型製造商信心下降,隨後公佈了貿易數據。這批數據凸顯了經濟復甦的不均衡性。

更多鉅亨報導
日本央行將轉鷹 日元貶拉起干預紅線 富蘭克林建議入手這4類股
日本央行考慮減持國債 從而抑制日元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