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對等觀光交流 李孟諺:陸誤解為國與國

【時報-台北電】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演說時提到,兩岸交流可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開始,外界也期盼6月1日的禁團令,我方能先釋出善意解除,交通部長李孟諺23日雖未鬆口,但透露,不排除我方先釋出善意。李孟諺也強調,我方的對等是指開放自由行對自由行、團客對團客,並非國與國,大陸把觀光變成兩國論,是把觀光議題政治化。

李孟諺就任交通部長第4天,昨日首度與媒體茶敘。他指出,賴清德總統就職演說時提到,希望兩岸以對等、互惠的方式增加交流,政府目前也是朝這方向努力,針對6月1日以後解除禁團令問題,最近會有跨部會協商,希望盡速有結果。

李孟諺說,現在台灣開放赴陸自由行,對岸都沒有開放;台灣3至5月開放團客,對方僅說開放福建到馬祖,開放的腳步是我方比較大。以今年1至2月為例,我方赴陸自由行約18至20萬人,對比3至5月有開放團體的數字,自由行旅客還是占大宗,旅客出遊限制不大。

李孟諺表示,從情和理的角度,大陸開放比台灣還少;就法的角度,有觀光條例、國家利益做考量,禁團令從情、理、法都有所本。他強調,政府與業者對於促進觀光、商機的立場一致,但也要考慮國家政策、兩岸對等,520後的局勢每天都有新變化,解除禁團令的方案還要研商,最近就會有跨部會會議,期待5月底前有新進度出爐。

李孟諺說,不排除我方先釋出善意,但也怕一次開了之後卻被打臉,因此希望循序漸進開放。至於所謂對等,李認為對岸似乎有誤會,我方要的是自由行對自由行、團客對團客,對方誤以為是國對國,觀光變成兩國論,變得政治解讀,把單純人民的觀光事務政治化。

廣告

李孟諺也強調,期待兩岸循序漸進開放、增加交流,良性循環互動。旅行業者解讀,李孟諺想藉重新定義「對等」,釋出善意、化解僵局,但要做到很不容易,只有我一步、你一步慢慢走。

李孟諺指出,希望兩岸多交流、多互動,才能減少誤判,台灣是民主社會要有自信,他也常看到對岸的宣傳影片,內容對台灣有很多誤解,他希望未來針對觀光部分,要把廣告觸角深入到社群平台。

旅行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蕭博仁則呼籲,政府應先解除禁團令,兩岸都希望能相向而行,各自展現善意才能循序漸進。他認為,平潭船班一開通,就能換得福建居民赴台旅遊,條件可以接受,當大陸一口氣開放34個省市自治區,台灣反而要擔心起接待能量是否足夠。(新聞來源:中國時報─陳祐誠、蔡明(亙)/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