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盤勢區間震盪 中秋節後仍是中小型股當道

總經與市場分析: 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指數終值為49.6,低於前期的49.8,為2020年6月以來最低,且新訂單指數連續第四個月低於榮枯線。美國8月ISM製造業PMI指數為52.8,高於市場預期的51.9,但仍是2020年6月以來最低,其中新訂單指數由48.0上升至51.3,生產指數由53.5下滑至50.4,庫存指數由57.3下滑至53.1。

整體來看,美國8月ISM製造業PMI新訂單重回榮枯線之上,但僅略高於榮枯線,生產指數則下滑至接近成長停滯,受到高通膨、緊縮政策、消費重心重回服務業的影響,製造業需求已明顯下滑,後續的庫存過剩問題將使製造業景氣面臨放緩的風險,台灣從外銷訂單金額來看,7月542.6億美元,月減7.8%,年減1.9%,統計處預期8月為515億~530億美元,傳統第三季拉貨旺季不旺,也反映出產業庫存調整與需求的轉弱。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日前於全球央行年會中明確傳遞對抗通膨的決心、強調不應過早放鬆政策,其鷹派談話也使美股連日重挫,台股雖有國安基金加護,但成交量縮、資金動能不足,加上台美利差擴大、台幣續貶,外資持續匯出台股,大型股易淪為外資提款機而難有表現,中小型股仍是中秋節後盤面的主旋律。

操作策略:

電子方面,從下游資訊產品組裝廠到上游半導體,多數產業已進入需求轉弱、去化庫存的進行式中,另近期利基型記憶體合約價再度下挫,且日本工具機訂單連續六個月收斂,年增率已接近零,兩大指標皆呈下行態勢,後續需留意工控、伺服器是否成為下一波修正的族群。

廣告

蘋果即將舉行新品發表會,正值鋪貨期的相關供應鏈雖具題材,發表會後市場焦點將轉移至銷售情況。2021年因缺料嚴重而影響業績的網通廠,2022年在主晶片供給順暢的狀況下,成長性相對佳,而國內網通產業發展成熟,多數業者已成為低軌道衛星業者供應鏈,特別是中美貿易戰後潔淨網路需求增溫,有利於台灣業者持續爭取訂單,並隨著後續衛星發射數量計畫成長而挹注未來營運。

非電子方面,1、美元持續強勢,第三季以來新台幣再貶值逾3.4%,有利於汽車零組件、成衣製鞋、高球頭等外銷族群獲利表現。2、中國購車補貼政策效益逐漸顯現、總額4,290億美元的美國通貨膨脹降低法案中,逾86%預算用在電動車購車及裝置太陽能板的補助,加上車用晶片緩解、匯率友善、各傳統車廠陸續推出純電動車,電動車及汽車零組件個股持續看好。

3、2023年國防及公建預算編列創新高,政府對船艦、飛機的汰舊換新、升級需求持續釋出,另公建預算中大手筆增加1,500億元主要做為台電供電穩定措施財源,相較於其他產業多開始面臨庫存調整壓力,綠能、航太等政策概念股受全球景氣下修之衝擊相對小。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社論》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穩定幣」
基金定期定額 出現品牌效應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