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電光所50周年 引領半導體揚名國際

工研院在1974年,成立電子工業研究所,推動積體電路計畫,至今剛好滿50年,當初台灣在傳統鋼鐵化工的產業環境中,工研院電子所派出工程師到美國學IC技術,奠定了台灣科技業的發展,並衍生成立台積電等世界級公司,如今走過半世紀,四位前後任電子所所長齊聚一堂,見證台灣半導體從無到有,揚名國際的奮鬥故事。

一張登上美國報紙的照片,象徵台灣半導體的起點,拍攝時間是1976年,地點在美國俄亥俄州的RCA電子工廠。這時工研院電子所剛成立兩年,史欽泰率領日後的聯電董事長曹興誠以及台積電副董曾繁城,到RCA學習怎麼製造積體電路,那一年他們都不到30歲。

前工研院董事長 史欽泰(1984年工研院電子所所長):「當時候都是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沒有顧慮,不怕失敗。」

當初一群不怕失敗的年輕人,1974年成立了工研院電子所,一路以來經過組織調整、更名迭代,名字變成了ERSO。走過50年,到如今第三任所長史欽泰還記得,30歲時學會IC製造後,回到台灣所拿下的第一筆訂單。

前工研院董事長 史欽泰(1984年工研院電子所所長):「電子錶剛剛出來沒有多久,香港很多人在做,其中有一個港商,不是我接待的,是我們的marketing,他就問是誰在弄啊 怎麼弄啊,就提到我的名字。他說我知道啊,他是我室友啊,我們同寢室啊,所以他就說史欽泰做的應該沒有問題,所以他就第一筆訂單。我想創業的人都知道,那個第一個訂單就是你的貴人。」

有了訂單進入市場,80年代電子所的音樂卡片、電子錶、遙控玩具IC開始廣受歡迎。製造積體電路這樁生意該轉移出去了,1980年工研院成立衍生公司聯電,1987年工研院的超大型積體電路計劃,成功衍生成立日後如雷貫耳的台積電,但在2000年晶圓雙雄稱霸半導體業的同時,誕生這兩家公司的電子所,卻面臨存廢危機。

前科技部長 徐爵民(2000年電子所長):「2000年左右的時候,半導體這個產業已經滿壯大,至少從政府角度來看是相當蓬勃發展,他們研發資源也很多,所以經濟部要我們是不是功成身退,不要做了。」

工研院副總吳志毅(2016年電光所長):「有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是半導體你要申請科專計畫的話,都避免這三個字,整個經費的規模都一直在縮小。」

如今的護國神山產業「半導體」,這三個字在2000年時期居然是申請政府經費的毒藥,所幸當時電子所堅持下來,把技術換了個名稱,保住了工研院的研發能量。

前科技部長 徐爵民(2000年電子所長):「好啦,我們不做半導體,我們做奈米電子技術,其實那就是半導體技術。100奈米以下的90、65奈米,沒想到現在走到2奈米,完全是不知道的。」

在物理極限中探索未知,過去10年,台灣從追隨者變成半導體的領先者,50年前史欽泰等人必須出國學習最先進技術,50年後風水輪流轉。

工研院副總吳志毅(2016年電光所長):「以前我們是追隨者,現在我們世界的領先者,有點像剛才史院長講的,以前可能外國的顧問來,我們趕快去朝聖,現在是人家跑到我們這邊來朝聖。」

如今電子與光電系統所接棒,持續投入HPC晶片、封裝、散熱、矽光子、低軌衛星、甚至量子電腦,等前瞻性研發,其中MOSAIC 3DAI晶片更拿2024R&D100大獎,現任所長張世杰也特別強調半導體人才的重要。

電子與光電系統所長 張世杰:「半導體的人才需求最近大量激增,而且缺口非常大,我們電光所做很多半導體,做很多前瞻技術,需要很多的人才,所以吸引跟培育高階人才很重要。」

ERSO走過半百,靠資金、人才和時間累積出來的台灣半導體科技,繼續貢獻研發能量。(記者張振驊/台北採訪報導)


延伸閱讀

智能果嶺.多元運動模擬 300坪訓練所拚創新

手把改成磁吸? Switch 2爆料不斷傳提前發售

機械業復甦"不平等訂單" 小廠年前恐倒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