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昭文 發揮金融創新 走出另一條路

廣角落地窗配上20層樓高的俯角,能一覽圓山至台北101大樓廣闊大景,辦公室內坐著第一金投信董事長尤昭文,他也是投信投顧公會的副理事長。小時候曾在德國生活、求學時期喝過洋墨水,也曾在外商投資機構歷練過的他規屬「海歸派」,為人相當親切和藹,員工形容是個完全沒架子的董事長,但對業務非常有想法,尤昭文指出,推動主動式ETF掛牌、並發展私募股權基金(PE),「公私並進」為今年業務的重中之重。

尤昭文相當重視ETF在台灣的發展,他認為,近兩三年來ETF資產規模大增是投信界的一大特徵,台灣ETF市場規模達3.56兆,債券ETF多達1.7兆、散戶更在近一年增加100多萬人,增數相當快,由於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將迎來債市多頭、加上過去散戶難以投入債市,現在可透過ETF這項很好的投資途徑快速的切入,如同股票下單一樣的方便。

ETF買氣熱 瞄準主動基金

台股ETF規模去年成長69.5%、衝上1.4兆元的現象,令尤昭文相當重視,並進一步分析不僅是傳統市值型ETF,還有各式各樣很多主題此公會正在思考提供一個專區,更詳細的揭露資訊、讓投資人了解背後指數的編撰、形成,及篩選成分股的方式。

尤昭文並強調,今年內若主動式ETF開放,等於主動基金掛牌於集中市場交易,主動ETF在國外已發展5年,相較於於被動ETF需緊貼著指數、換股剔除規則,主動式ETF允許更大的追蹤誤差。當前產業討論聚焦兩點:一是否要有指數編撰基礎指標、二是揭露資訊的透明化程度。而以台灣市場2023年主動式基金平均收益率48.9%觀察,績效好於大盤的26%,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廣告

投入PE市場 開拓新藍海

尤昭文本身也是投信投顧公會的是私募股權基金(PE)基金小組召集人,他帶領的第一金投信,除了ETF與共同基金,也走出另一條路,發揮金融創新精神投入PE市場,聚焦實質資產、公共建設及基礎建設領域,創造資產管理業的新藍海市場機會,提升產業整體資產管理規模。

他還觀察到,PE市場在台灣發展、獲利空間很大,第一金投信看準與土地、公建有關的三大領域PE,包括智慧電網、全日照、倉儲物流等,目前也部分些日照中心、倉儲物流國際在台PE業者,洽談合作機會。PE投資期間通常設定給參與PE投資人6~7年後退場,而建設相關的PE未來也有機會轉成REITs(不動產證券投資信託),讓資本市場的各個階段,都有不同風險屬性的投資人參與,形成一棒接一棒的正向循環。

國內掛牌的REITs共有7檔,大多為法人參與、股價表現平穩,但國外Reits相關的投資更為盛行,主要反映其持有不動產的租金收益,屬於穩定長期投資標的,吸引的投資人多為著重長線投資穩定收益的機構法人,如保險、銀行業或是高資產大戶,如在集中市場掛牌,散戶進入的門檻將降低許多,且有穩定高收益的特色,也能滿足台灣當前投資人的需求。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三引擎催動 金居Q4獲利衝
金管會明年金檢 聚焦三重點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