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檳城文化人莊家源 島讀書店激盪台灣書香文化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24日專電)從2019年「島讀空間」到今年創設的島讀書店,大馬檳城文化人莊家源從不受限獨立書店「老闆」角色,而是以汗牛充棟書籍的「作者朋友」自詡,他決定找回書本溫度,透過昔日台灣文學養分滋養,與斜槓人生的大馬書香夥伴共同傳承並激盪出台灣書香文化火花。
馬來西亞首都是吉隆坡,但北馬檳城被視為文化重鎮抑或文化之都並不為過。
走進檳城的大街小巷,彷彿進入文化長廊,空氣之中彌漫著文化創生與社區營造氛圍,蔚為風尚的文化創生腳步始終未曾停歇。
莊家源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娓娓道出從長期服務光明日報,2014年卻驀然回首,重新審視前進步伐,毅然投入社區創生,從創辦「城視報」伊始,繼而嘗試「島讀空間」到經營「島讀書店」,始終以文化創生等多重角度觀點,凝聚各類型的文化創生力量。
「檳城絕對有條件和底氣作為馬來西亞的文化大州和文化重鎮」,莊家源告訴中央社記者,檳城是貿易港口,近200年來透過南來北往與東西方的人種、族群等多元文化與商貿的交織影響下,讓這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城市中堆疊激盪出各種文化主體與內涵,「這就是檳城極具獨特且非常有魅力的一面」。
◎ 鮭魚返鄉 重新尋找身分認同
他指出,檳城人文薈萃之處展現於源源不斷的文創生機與活力,各種藝術協會、劇團、表演單位、書法與出版已在檳城已經有扎根很長一段時間,形成文化磁吸效應場域,上班族或留學生或因機緣進駐檳城,感受檳城文化魅力,「無形之中就有了檳城魂」,這股力量讓不同成長背景或專業人士,最終落腳檳城,這就是檳城獨特之處。
莊家源認為,文化創生與社區營造思維近年來對檳城有很大影響,大馬年輕一代也意識到要鮭魚返鄉,重新尋找「身分認同」,要誠實面對大馬政治社會氣氛變化,開始想要在自己生長的地方可以做什麼事情,宏觀的面向就是文化層面,如何與自己成長社區對話、與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事物對話。
他受訪說:「這並非偉大的政治論述,而是想要能為地方服務。因此,近年來地方創生在大馬遍地開花,大家都想在不同領域默默奉獻,如同一面鏡子般要反求諸己,重新整理自己的步伐。」
從小在檳城長大並已過知命之年的莊家源對自己家鄉土地有著熱情的情感,他以檳城這十年餘來變化為例,說明舉辦喬治市藝術節、喬治市文學節與民間廟會等大型盛會之餘,會不斷去深思如何催生優質的文化產業架構,而非徒耗巨資以大型煙火秀告終。
年輕一代新血加入則是讓文化傳承的關鍵,讓年輕人看到文化創生能催生出新的角度,有新的生命在綿延發展,莊家源引述筆名小曼的大馬文化人陳再藩話語認為,「文化再造可以如同檳城找到自己的定位與高度,充分展現身分認同,展現文化的活力」。
◎抱持文化使命 台灣文學養分扮推手
莊家源並不否認檳城原本具有的諸如旅遊吸引大批人潮湧入、前人努力所累積下來的各種文化底蘊,但如何能維繫持續不墜的優勢就是要保有所謂的「文化使命」,讓後人能享有前人努力的各種文化資源和資產,而台灣的文化養分在其中就扮演重要推手。
他告訴中央社記者,1980年代迄今的檳城,很多留台校友吸收了台灣的文化滋養返鄉,在劇團等各種藝術表演類型藝術中,無形中凝聚成一股力量與磁場激盪,這群投入文化創生過程中,摒除文人相輕歧見,相互提攜並聚合出璀燦的文化力量火花。
談到台灣的文學力量,與台灣文化有很深淵源的莊家源說:「我常開玩笑說,我們是喝台灣音樂文化奶水長大的孩子。昔日文化物質相對匱乏年代,吸收的都是台灣文學出版品,諸如司馬中原、余光中、瘂弦等作家,甚至於很多朋友家裡多半保留著九歌、爾雅出版書籍,當這些作者現身檳城,大家就像仰望偶像的心情,沒想到他們真的有一天從書本裡走出來與讀者見面。」
台灣文學深深影響著大馬華人社會,也是文化生活其中一個面向,他受訪認為,台灣養分扎根其中,大馬文化土壤是肥沃的,端視如何與讀者接觸與對話。各個不同年代的台灣作家和大馬文化交流沒有斷層,從暢銷主流作家瓊瑤、三毛、張曼娟、吳若權、時下年輕人關注的Peter Su等脈絡一脈相傳,乃至經典文學詩作,都讓台馬文化緊密連結,也沒法脫離。
因此,具有濃厚文化傳承使命感的莊家源決定不如以獨立書店形式,重新讓這群作家作品回到讀者懷抱,把自己喜歡閱讀的文學書籍作家分享給大馬讀者,他並要找到這群潛在的讀者,但這個願望直到今年才實現。
莊家源先在2014年離開服務多年的光明日報,先重新出發創辦「城視報」專注於深入發掘文化創生與社區營造等事務迄今,再於2019年與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共同成立「島讀空間」,以類似圖書館模式在檳城分享來自台灣的圖書,可惜受到疫情影響也在一年多之後宣告結束。
◎快閃書攤到獨立書店 創造閱讀空間
於此同時,他與團隊夥伴在沒有實體書店之際,仍充滿熱血,主動蒐集各類書籍在各大文創市集角落找尋讓好書投回讀者懷抱機會,抑或主動策劃與書相關主題活動,吉隆坡或檳城的各個文創市集幾乎都會看到他們身影,所幸獲得讀者高度的回饋,最終於今年1月1日成立獨立書店「島讀書店」。
莊家源認為,「我不只要創造讀書的這個時間點,也要創造這個讀書的空間」,關鍵就是要如何找到這群讀者,這個讀書的空間並不只是只要單純把書放在書架上販賣那麼簡單,這個時代已讓讀者失去更多的閱讀時間,他們會透過各種不同的主題策劃,讓書籍做出不同的呈現,希望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興趣。
對莊家源來說,「時下所謂『書店』多半已經真正失去了書店的靈魂了」,他希望能做些什麼事情,把愛書的潛在讀者重新拉回來,找回當時熱愛讀書初衷的那種感動,結合諸如季風帶等其他獨立書店相同串連體系,凝聚成為一股力量而非相互競爭,才能把文化創生的餅作大。
莊家源相信愛書的文化人永遠不會寂寞,雖然檳城有一家獨立書店在「島讀書店」今年1月1日開幕的前一天吹起熄燈號,但這彷彿在冥冥之中是一種書店文化傳承,要重新找回書與讀者的連結,重新展現書的溫度。(編輯:高照芬)11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