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國際民航業有序恢復 中韓航線再增加

【時報-台北電】繼大陸國內各大航空公司陸續恢復增設國際航線後,國際航空也逐步恢復對大陸營運航班。11月20日起,大韓航空將陸續恢復上海(浦東)、南京和青島至仁川航線的營運。

據了解,航線營運調整結束後,大韓航空在中國的航線中韓航線運力將增至每周9班。與去年同期相比,運力增加125%。截至目前,大韓航空在中國大陸包括瀋陽和天津至仁川每周兩個班次,上海、廣州、大連、南京和青島至仁川每周將各一個班次。

中國航空公司也在加快恢復中韓航線班次。今年7月以來,東方航空陸續恢復包括青島—首爾仁川在內多條國際航線。此外,東方航空10月底恢復青島/南京/煙臺—首爾仁川航線。據瞭解,中國國航在此次冬春航線開設重慶-首爾航線,深圳航空在11月增加了深圳往返首爾等地航班。

當下民航業開始步入冬春航季,國際航班次數開始增加。大陸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徐青介紹,此次冬春航季航班計畫,共有127家大陸國內外航空公司計畫每周安排104573班客貨運航班,盡管這一班次不及2019-2020冬春航季18230班,相較於2020/21年冬春航季的每周592班,以及2021/22年冬春航季的每周408班有著較大增長。

隨著國際航班的增加,機票價格開始下降。航旅縱橫數據顯示,截至目前,10月國際航線平均票價(不含稅)約為10000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4萬元),環比9月下降近19%。同程數據顯示,馬德里至北京的機票價格環比下降80%。曼谷、金邊、新加坡、胡志明市等城市入境的多條航線,機票價格降幅超過50%。歐洲各大城市到中國部分航線機票價格也降至1萬元以內。

行業分析師李翰明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機票價格方面,現在的價格不具有可參考性。因為當下不是旅行旺季,因此價格普遍會回落。」他認為需求側應有足夠支撐,目前恢復的國際航班還是以復工復產所必須的國際航線為主,主體需求仍然是包括勞務在內的工商務需求。(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