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備退休金 首選定期定額

若時間充足,退休理財不需太過保守,適度投入資金,並拉長投資時間來降低價格波動風險,能有效放大財富累積效果。圖/本報資料照片
若時間充足,退休理財不需太過保守,適度投入資金,並拉長投資時間來降低價格波動風險,能有效放大財富累積效果。圖/本報資料照片

以退休年齡65歲後餘命15年來算,扣掉勞退、勞保給付,退休金缺口還有近700萬元,一般民眾如何存到這筆錢,公股銀最推薦定期定額,且每月投入幾千元,就有可能無痛準備退休金。

公股銀指出,退休金愈早準備愈輕鬆,只要提早規劃並善用理財工具,退休金準備起來將事半功倍。

根據政治大學與台灣人壽共同發布的「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報告顯示,國人開始退休準備的平均年齡為37歲,在這個人生階段往往需要面臨婚姻、育兒、房貸等經濟壓力,不過善用定期定額投資,每個月只要幾千塊就可以準備退休金。

公股銀建議,若有足夠的時間準備,退休理財建議不需太過保守,適度將資金投入金融工具,並拉長投資時間來降低價格波動風險,能有效放大財富累積效果。

公股銀分析,定期定額策略,首先要挑選中長期趨勢向上的市場,體質好的投資標的就算遭遇下跌風險,未來也比較有機會創造微笑曲線。例如成熟國家中的美國與日本,除了經濟基本面穩健,在AI趨勢的發展中,也占有國家戰略級地位,相較於新興市場波動度較小,更具備成長趨勢,非常適合成為定期定額投資的標的。

同時民眾要了解定期定額之所以能分散風險,重點在於平均分攤投入成本,因此必須透過長時間的累積才能發揮效果,也因此,什麼時候進場就不是優先考量的因素,而是堅持長期持有。

以現在的行情舉例,公股銀指出,例如現在科技類股看旺,但股市漲多難免回檔,因此如何調整配置並守住獲利,避免追高殺低,成為投資操作上的重點。這時定期定額策略、分批進場就十分重要,有利於降低風險並持續參與市場行情,公股銀並建議適度降槓桿或部分停利轉往固收標的,持盈保泰。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眾控AR HUD 進攻電動車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
大宇資業外補 11月每股賺13.47元